處暑后的江淮大地,酷熱漸漸消退,初秋的涼風陣陣吹來,清爽怡人,一望無際的農田由綠漸黃,在秋風里揚起淡黃色的波浪,水稻成熟在即,豐收在望。
? ?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先是跟著臺風尾巴刮了一場大風,稻子倒伏了不少,后是兩個多星期的連陰雨,有幾個時段還演變成了中到大雨。淅淅瀝瀝也好,白玉跳珠也罷,反正這場雨來得很不是時候,田間站著的稻子在雨霧里開始發芽、發灰,那些倒伏的就更不必說,心疼的莊稼人只好一把一把的給扎起來,希望能減少點損失。陣陣涼風,吹寒了農民充滿希望的心坎,滴滴秋雨,似灑在農人傷口上的鹽水。
從春天開始,買種子、購化肥,育苗、整田、插秧、抽水......多少辛苦,多少汗水,多少付出,眼見秧苗由淺黃變成碧綠,眼見稀疏可數的幾根分蘗為一束一束的濃密,又眼見稻禾拔節抽穗,揚花結籽,喜人的豐收景象就在眼前,卻轉眼間滿目慘狀,希望變成了失望,喜悅變成了悲傷,一年中最重要的收成隨了一陣長風一陣秋雨或大幅減產,或化為烏有。
那發了芽的稻穗捧在手上,疼在心里,那倒伏的稻子匍匐在田里,壓在胸上。如果這場風雨能推遲半月,如果水稻成熟能提前十天,或許就能避開眼下的災禍。但是,如果永遠只能是如果,事實無法改變。
把時間回撥到十年前,遇到這種災害,情況會更加嚴重,因為那時還沒有免除農業稅,雖然受災了,鄉、村兩級五花八門的各類提留還必須足額上繳,這對于本已負擔承重的農民更是雪上加霜。
若是四十年前,那簡直就是災難了。秋天欠收,冬季還沒過完屋里的糧食卻完了,只能拿著政府發放的票證去糧管所買返銷糧、供應糧以維持生計。這些糧食大都是小米及紅薯干。因為節省,一天往往只吃兩頓紅薯干煮稀飯。饑不擇食,壞了的紅薯干吃進嘴里苦得不行,還未來得及吐出,就已下肚了一大半。
? ? 而今,自然災害對生活雖有影響,但和以前相比,影響有限。一是現在有很多人外出打工,他們在城里掙來的錢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和沖消了家里的損失與虧空。二來每畝地政府一年還有幾十元的補貼。當然,如果沒有災害,日子會過得更好。
? ? ? 時下流行各種保險,人壽險、小車險、意外險,不一而足。那么,這種因天災而造成的損失有險可保嗎?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