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榭風亭
-1-
最近一直在反思,在這個紛亂物質的世界里,人生怎樣才能少一些煩惱,生活的更加快樂。直到看了賢書法師的“半路出家”,才窺到一點點辦法。學佛法并不是說一定要讓人出家,普通人學佛法,是因為認識到心靈上有煩惱痛苦,身心上有惡習。通過修習佛法,能成為一個有頭腦,有道德,有智慧并且心靈能得到凈化的人。
之前看到楊絳老師在“走到人生邊上”一書里說到人生實苦: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的。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保護自己,就不得不時刻防御。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你總有知心的人、友好的人。一旦看到他們受欺侮、吃虧受氣,你能不同情氣憤,而要盡力相幫相助嗎?如果看到善良的人受苦受害,能無動于衷嗎?如果看到公家受到損害,奸人在私肥,能視而不見嗎?
賢書法師在“半路出家”中說到煩惱是賊:
我們就是因為心中有煩惱而不得安生,是我們的生活一塌糊涂。這里講的煩惱可能不是世間理解狹義的煩惱,不僅僅是小學生考試考不及格而煩惱,不是我的職稱沒評上我煩惱,我兒子背書背不過我煩惱,我女兒不聽話我煩惱,我想換個好車但總搖不上號我煩惱,我想多賺點錢賺不到我煩惱,我做點好事總想讓別人知道,這也是我的煩惱。我對自己未來的焦慮是煩惱,我對孩子未來的焦慮是煩惱,我覺得別人不理解我是我的煩惱,我看別人不順眼是我的煩惱,我覺得這個世界怎么這么亂是我的煩惱,有一天我要是修行不下去還俗了也是我的煩惱,我覺得我很聰明是我的煩惱,我牽掛的所有的得意和閃失全都是我的煩惱,我老婆花錢太多是我的煩惱,我擔心死掉以及死了往哪里去是我的煩惱,等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和想法。
煩惱會讓我們生病,會讓我們痛苦不堪。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心中的“賊”。捉出來殺掉,人就好受了。可是,談何容易,碰一碰都不行。
不用我過多的解說,這兩位大家已經把“人生實苦,煩惱是賊”說的非常的透徹。現在才發現,有時候我們追尋的一些道理,往往一些大家經典里就能找得到答案,尤其是流傳甚廣,堪稱傳世的那一類更加能讓你學到不少的東西。
-2-
在“半路出家”書中賢書法師反復說到做實業的辛苦,也就是經營公司之苦。
現在做老板比員工更加辛苦,事必躬親,成天的為了業務,為了公司,為了賺錢殫精竭慮。尤其是國家鼓勵大眾創業之后,更加一批批的人涌進了創業大潮里面。
管理公司員工是一門學問,有利益對立總是不可能走的太近,但也不能隔得太遠。公司就像一只球隊,有人來有人離去,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當然,老板的想法總是希望員工把公司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而員工總希望老板加工資。從兩邊的角度去考慮,好像都沒什么不對的。
實業之苦是經營之苦,下要管理員工,上要滿足投資人,內要鉆研業務,外要討好客戶。每個月業務賺的那些錢要除去人員工資,房租水電內部費用,有網站APP的還有服務器費用,等等。真正賺到手的凈利潤好像還不如底下的員工多。
稍有懈怠,還可能自己虧錢進去。而且現在有很多公司初期都是燒錢的,就看你燒的是自己的錢,還是投資人的錢。要是燒自己的錢,那個壓力簡直巨大,普通人估計熬不到真正賺錢就放棄了。
當然不排除一些真正的天才,但是普通人經營公司。實在是會把自己搞的很累,而且煩惱一個接著一個。曾有一段時間,我有幸管理一家公司,正逢過年期間,年終獎老板給的不滿意,業務又看不到什么前景。小小的一家二十人的公司走了大半。當時真的是頭發都急白了。
其實賺錢哪里有個窮盡,人人都去逐利,逐權,逐那站在高處的感覺。殊不知高處不勝寒,我沒看到幾個真正的有錢人是特別好的人。總是在某方面有狠勁兒,人生第一桶金都賺的不那么光明。可能也是我的視野狹隘了吧,但是做實業的辛苦要求你拼了命的工作,不僅自己這樣,也希望員工這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樣想想,就讓人覺得到處是煩惱,經營實苦。
-3-
在“半路出家”里賢書法師還提到了女人實苦,女人著實很多煩惱,我之前的文章有一段話我覺得放在這里很合適。
女人心目中最好的日子無非八個字“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如果有的選,絕大多數女人都希望自己出生在一個幸福家庭,擁有健康和好看,愛上一個體諒的男人,做一份喜歡的工作,生一個聽話的寶寶,安安穩穩過一生,大部分女人描繪的美好生活都是類似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日子,只是,實際狀態卻是升級打怪意外不斷。
女人天生比男人敏感細膩,但是很多時候會極容易陷在家庭生活瑣事里無法自拔。
有很多時候一個女人總是煩惱于那些庸常瑣事,年輕時候煩惱工作,煩惱找對象;結婚了煩惱家庭瑣碎,煩惱老公,煩惱婆媳矛盾;有了孩子煩惱孩子,煩惱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大點了煩惱孩子的上學,煩惱學習,煩惱孩子前途;在中年,開始了更年期,更是各種煩躁煩惱;在老一點,就開始煩惱各種病痛,煩惱老伴的病痛;煩惱下一代的結婚,下一代的生孩子,養孩子。總之,女人沒有一時一刻省心的。
女人比男人更喜歡抱怨,當煩惱起來的時候,女人更傾向于對外傾訴。女人的煩惱在很多個階段,大多數來自于男人,或者跟男人相關。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對自我的不滿意,不夠漂亮,不夠苗條,沒有那個姐妹賺的多,由此而形成的嫉妒,不滿,埋怨。
連賢書法師都說女性的出家比例比男性要大,這也側面認證了,女人實苦。
-4-
還有一種辛苦是養育之苦,當然這種辛苦和它所得到的收獲來講不值一提。我覺得父母的辛苦和煩惱就是擔憂不能教育好下一輩的苦。
在書中也可以看出書賢書法師對他兒女教育的重視,形容這種苦就像是捧著定時炸彈一樣。他反復的給兒女擇校,讓他們上私塾,學圣賢書,在寺廟跟著師傅學習。寫了很多本傳授兒女人生經驗的書,在平時的相處過程里,也可以感到作為父親的一腔愛子之心。
其實我很能理解法師作為父親的心情,當有了下一代的時候,它從小小的一團慢慢在你引導下長大。你當然會對她有很大的期待,當然這和大多數家長對待孩子的心一樣。
我希望她能成長成身心都健康的,快樂的人,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有自己熱愛的家庭,有三兩個長久相處的好朋友,生活的快樂無憂。
不過這些都和平時的教育分不開,所以才讓我感到了深深的憂慮之心。怕自己沒有能力把她教育好,這種心情才是最讓人焦灼的。
現在社會,教育已經有相關分級。現在的學區房,擇校,請家教,報輔導班,無一不是對自己孩子將來的一種憂慮解決之道。現在育兒類的東西之火讓人無法想象。
其實作為養育兒女期間身體的辛苦,我覺得反而是其次了。孩子真的是跟老話說得好,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吃喝拉撒全部要管,大一點了,需要陪玩陪讀跟著到處走。不過我說這其實算不得煩惱,反而是一種人生的樂趣。
所以,我說的養育之苦其實是憂慮兒女是否能在我們的教育下達到我們的期望的那種焦慮的煩惱了。
-5-
說了經營之苦,女人之苦,養育之苦,其實人生實苦,需要煩惱的遠遠不止這些。生活的各個方面,經歷的越多,你越覺得煩惱很多。其實我們要尋找的是解決之道,你怎樣才能達到更快樂的境界,才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真正的解決之道在于自己的內心,內心重塑推薦也看看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
心的世界是自己的,學會放下,了解并真正能夠駕馭自己,是人類離苦得樂的重要能力。世間的事情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只能讓自己有所成長,要求外物外事外人都是靠不住的,絕不可能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合乎自己的心意。
遇事平靜,該講理時候講理,該做事時候做事。自己學會讓自己開心,這個世界才會開心。
還有一點就是格局,內心格局要大,當你把現在的煩惱放入更長更大更廣的世界去做對比的時候,你會發現根本不值得一提。
僧人的主要目的是脫生死,探索宇宙人生真相,引導世人離苦得樂。從境界上講,比世俗的小情小愛要寬廣許多。
居家生活,把日子過的苦不堪言,大多悟性不好,過的有聲有色的大多數有悟性,這與知識沒有什么關系。能敞開心扉,多抓抓心中的“賊”,日子就會過的幸福許多!
其實最近煩惱挺多,每一件攤開晾開其實都沒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總是如膏藥一樣死死貼在身上,寫下這篇文章在分析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心靈帶來少許撫慰,希望在你身上也有同樣的效果。
朋友,覺得有用,留下個喜歡再走吧,鼓勵我繼續創作~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那就關注我的簡書賬號吧,我們一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