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翹首以盼,畢業的尾巴馬上就要來臨了,我帶著些不舍,帶著些遺憾,帶著些感傷,希望畢業的腳步走的慢一些,希望時間能暫停,我想要駐足在此刻,可惜,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終歸要和大學說再見,四年的大學時光,從大一的懵懵懂懂到大二的向往憧憬再到大三的迷茫不知所措,時光在美好的記憶中總是流逝的如此快,讓我懷戀。匆匆那年以然已成為終將逝去的青春,不可在追回。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政治課上老師對我們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道路蜿蜒曲折,不知道哪里是盡頭,很容易迷失方向,等到大四的時候,才幡然醒悟,原來我已經耗費了大量的時光,到頭來只會感慨,只會留下遺憾,上課的時候,覺得已經讀大學了,沒有約束力了,就可以盡情的玩耍了,上課的時候無所欲為,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玩手機,躲著老師吃零食,睡覺,思想開小差,聊天,,,,,那都是常有的事。我們都覺的老師看不見,就算看見了也只是無視,其實老師只是懶得管我們,我們已經是成年人了,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可是我覺得大學是青春的墳墓,只要沒有課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鉆進被窩,看熱門的電視劇,無心在拿起書本靜下心來好好讀書,讀書也沒有初高中那種激動亢奮的精神勁了。
有人說學文學的挺枯燥的,我當時也是這樣的想法,理論性太強,用于社會的知識太少,只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與人的物質生活相比還是相差甚遠,所以每次上課純理論的東西聽得我昏昏欲睡,并且老師也懂我們的心情,也不會強迫我們去聽, 我們也覺得學文學冷門,講的東西都和時代掛不上鉤,所以有些課能翹的就翹。
相比技術而言,文學的確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的品味,它可能不是你一翻閱就能領悟其中的思想,古人的思想的確都是精華,需要仔細斟酌,技術的東西需要實驗,經過人來操作,具有實踐意義,但文學需要時間的沉淀,越是古書越能發出迷人的芬芳,里面的精髓更是難以捉摸。
我從來就沒有想過文學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可能在社會目前還是比較看重技術人才,畢竟我們還是要滿足社會物質需求,還是要在吃穿住行等方面有所作為,但是培養閱讀,能讓我們的說話談吐變得更加的有魅力,也能讓自己本身變得更加有氣質,所以我們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離開學校已經有半年了,生活還在繼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追求的詩和遠方,畢業的氣息來的越來越近了,我們不想承認這個事實,從當時提著大包小包的趕往學校,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然后還沒有很深的去了解學校又將要離開,學校周圍好多地方又還沒有去過,實在是不舍,那種不舍之情難以用語言來訴說,出來出后,才知道老師說的話是多么的有道理,才知道每天學習是多么重要,才知道大學里的逍遙日子是多么的短暫。
感謝四年以來一直陪伴我的親人,朋友和老師,特別是1311班漢語言里的所有同學,他們都幫助了我很多,謝謝,真心的感謝,能在1311班我感覺到很幸福,生活很美好,我也會永遠記得610寢室里的所有人,他們帶領著我的成長,帶領著我往夢想的道路上飛,感謝我的小伙伴們,我最好的兩個朋友,謝謝你們的支持和鼓勵,青春無悔,就算畢業了,班上的同學也要常聯系喔。希望1311班所有的同學包括我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未來的道路一片光明,心想事成,一帆風順,路走的越來越寬,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