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對于一個年輕人這樣的評價,“血氣方剛”。血氣方剛通常會伴隨著沖動和暴力行為出現,當然了,站在這個層面上來說,我覺得“血氣方剛”是一個中性詞。
我們的祖先在進化的過程中,身上少不了血氣方剛,否則根本無法完成吞并,融合,生存等一系列有侵略性的行為,而那個時候的超我控制又很少,所以自然,這是一種原始性。
那么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一言不合就動手,是不是我們的本能?
要探究暴力行為或者是攻擊性是不是一種本能,就必須要從激素開始說起。之前我們探究過,激素對于攻擊性行為的影響,發現雄性荷爾蒙對于攻擊性行為是有一定影響的,同時也發現,經期中的女性的攻擊性行為會普遍偏高,這都是雄性荷爾蒙的作用。
排除掉大小社會環境(包括家庭,教育,朋友)的影響,男性的攻擊性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這是因為雄性荷爾蒙的分泌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而女性在月經期間,雌性荷爾蒙分泌會降低,雄性荷爾蒙會增加,所以在監獄中進行調查后發現,女性暴力犯罪的罪犯中,有絕大多數是在經期犯下暴力行為的。
歐美一些國家,甚至在嘗試,在預防暴力犯罪的層面,提供一些抗雄性荷爾蒙藥物給予犯罪者,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似乎看來,我們身體里面的一些基本元素,確實會對我們的攻擊性行為的發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那么除了激素呢?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所以社會的影響也會對攻擊性行為起到一定的左右,但是我們今天不討論社會因素,而更加針對性的討論個體,這個時候我們要來看一種病理性的障礙,這種障礙叫做“沖動控制障礙”。
任何的犯罪行為,包括了暴力等攻擊性行為,都是一種訴求的表達,我們都會試圖去了解,行為人想通過攻擊性行為表達什么。而“沖動控制障礙”的患者,想表達的就是胸中的怒火和不愉快。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沖動控制障礙”分為兩類,我們姑且稱為“開放型”和“壓抑型”吧,
“開放型”的沖動控制障礙患者,有點像幫派分子的感覺,路上踩個腳,撞一下都會引起這類型人的怒火,一點就著,并且當下就立刻開始訴諸暴力,實施攻擊性行為。
“壓抑型”的沖動控制障礙患者,其實在現實中要比第一種來的恐怖,因為他們習慣積壓情緒,累積能量到一定程度之后一次性爆發,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進行變態的攻擊性行為,這種類型一般還伴隨著其他類型的人格障礙。社會新聞中很多的平常內向平和的人突然轉變成暴力犯罪者的新聞,多數就是因為這個類型而發生。
看過這么多個體因素,應該可以確信,“爆發者”的形成,其實并不是人類的本能,更多的是血氣方剛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