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生命無常,先吃甜點”這句話,是在亦舒師太的小說里。
女主人公,在這時候,往往嘗著巧克力或精美的糕點,然后瞇著眼睛,滿足地“唔”一聲。
于是男主為此目眩神迷,怦然心動。
哪有這么容易。
愛情是至為奢侈的一件事。
但甜點確實是很多女性,包括我,難以拒絕的摯愛。
雖然知道那么一小塊一小碗,吃下去后患無窮。
高卡路里、高脂肪、高糖分……
全部會積累在肚子、手臂、大腿上。
但甜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吃的時候,帶著罪惡的快感,益發感覺可口。
當然,不是所有的甜點都合口味。
剛到美國時,在附近的小店買了兩塊蛋糕帶回酒店果腹。
咬下去,又厚又粘,沉重的糖精味,甜到發苦。
那口蛋糕噎在喉嚨里,無法下咽。
當時天色已晚,我不敢再獨自上街買其它食品,簡直是含淚把它吃完的。
后來和美國的華人朋友們說起,大家都了然且幸災樂禍地笑。
是的,這就是正宗美國甜點的味道!
從此對美國的各種糕點甜品,都敬而遠之。
除了熱可可。
又冷又餓的時候,一杯熱可可,簡直可以吊命。
捧一大杯熱可可在手里,透過它上升的霧氣望向窗外,然后咕咚咕咚大口飲盡。
又甜又香又燙又滑,從喉嚨直到腸胃,再迅速彌漫全身。
滿血復活,豪氣頓生。
還有巧克力。
巧克力含苯乙胺,據說與人戀愛時分泌的物質相近。
所以吃巧克力,會讓人有戀愛的感覺。
所以巧克力,和玫瑰花一樣,成為情人節的經典禮物。
它的溶點很低,35度。
所以,也很容易變形軟化,粘在包裝紙上,不干不凈,賣相都不好看了。
也像世間的愛情一樣。
想起《甄嬛傳》。
讓甄嬛下定決心與果郡王情定終身的,不過是槿汐唱的《思凡》:
他把眼兒瞧著咱,咱把眼兒覷著他。他與咱,咱共他,兩下里多牽掛。冤家,怎能夠成就了姻緣,死在閻王殿前由他。把那碾來舂,鋸來解,把磨來挨,放在油鍋里去炸,啊呀,由他!則見那活人受罪,哪曾見死鬼帶枷?啊呀,由他,火燒眉毛,且顧眼下。
火燒眉毛,且顧眼下。
月餅也是典型的甜點之一。
大多數月餅油多、糖多、以鴨蛋黃為餡的月餅膽固醇高。
總體講是高熱量食品,不符合如今的飲食潮流。
可是,我真的喜歡吃月餅哦。
尤其白蓮蓉,半透明的月白,細膩柔軟,甜而不膩,一口一口咬下云,“嗞”咬到了油汪汪的鴨蛋黃……
頓時覺得這個中秋過得值了。
去年的中秋,我在紐約。
和一位香港美女同住在曼哈頓。
中秋節那天,我們特地坐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地鐵,趕到法拉盛唐人街。
法拉盛的中秋,卻平時仿佛沒有什么兩樣,沒有燈籠,沒有猜謎,沒有慶祝中秋的橫幅張貼。
如果不是各個餅家在叫賣中秋月餅,還真體會不到這是中秋節。
我們吃了頓豐盛的中餐,把月餅當成飯后甜點,完成了過節的儀式。
月餅甜,月亮圓。
我們兩人,在清澄的月光下,都決定不再按之前的軌道生活,決定重新開始各自的人生道路。
前途不明,可是,管它呢。
既然吃得飽,穿得暖,走得動,還有什么可畏懼?
凡事想太多是不行的。
瞻前顧后,往往顧此失彼。
人生無常,先吃甜點。
人生苦短,先做自己想做的。
正如李宇春的一首歌《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沒有回憶怎么祭奠呢
還有什么永垂不朽呢
錯過的你都不會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