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這是我讀完沈從文與張兆和的故事后,體會最深的一句話。
情之所動,不因時間,不因世間之偏見,不因著所愛之人的不理解而停息。沈從文終其一生愛著張兆和,雖然張對其是“不理解,亦或不全理解”的,即使張對沈的評價是“終究是稀有而善良的人”,但是,相伴一生的辛酸苦辣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體會。如果,你遇見一個善良的人,不喜歡可以,但請不要傷害他們。畢竟,這個世界上,對你善良的人太少。
我不知道在春天,稚嫩的花兒會不會喜歡風的愛撫;我不知道在夏天,樹會不會熱;我也不知道在秋天,葉子會不會忍受不住干燥的季節;我更不知道在冬天,寒梅會不會偶爾也感到寒冷。也許張小姐也并不知道,沈老師到底是怎樣的人。只不過,嫁給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家也是門當戶對,更何況,他的情書文筆那樣好,感情那樣真,也許她愿意的,是他寫情書給她。但是,他待她是真的好。
我從不艷羨年輕時熱戀的男女。但是,每當我看到遲暮的老人牽著彼此長滿老繭的手,互相攙扶著漫步在悠悠的長街時,我總會在心里生出深深的羨慕之情。落日余輝,把他們的身影映得如此溫馨。走過了歲月,磨過了耐性,身邊還是最初的那個人。人生之大幸不過如此吧。
稀有而善良,現在看來,是對愛人最好的評價。因為他的愛,他的稀有,他的善良,你享受到的最多。愿執子之手,萬事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