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用心、不專心去讀一本書的話,通常是書一讀完,也就沒有然后了。感覺只是花了一些時間去翻完一本書,對于書里面所講的內容自己并沒有收獲。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有效的、快速的讀一本書呢?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好也是有個時間期限,對于經常用到的一些知識或是信息,或許有人會說,我的記性很好,記得很牢固,隨時都能調出來使用,還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可人的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情,面對各種各樣的情況,對于那些記得很牢的信息,只要過一段時間不用,哪怕只是過了幾天也會生疏、遺忘,到再次需要使用時就要花一些時間來回想,才能慢慢的熟練起來。
然而,如果我們有了做筆記的習慣,隨時把一些重點、關鍵字、或是那些優美的語句記錄下來,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把這個爛筆頭運用起來,不僅能避免遺忘,還能達到一種快速記憶的作用。
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怎樣快速有效的讀書、怎樣做好筆記、怎樣整理筆記要點這方面的方法:
怎樣快速有效的讀書
每個人讀書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會各有不同,但不外乎就是對這本書的粗讀與精讀
粗讀? 是將一本書的前言、后記、摘要、目錄等閱讀一下,使自己對整本書有個大概的了解
精讀? 是從頭到尾的仔細閱讀,對重點內容、難理解的部分反復讀,邊讀邊思考、圈重點、畫線條等。盡可能把自己原有的知識和新獲取的知識結合起來理解、使用
1.符號法:用(—)單線畫出重點,(O)圈圈標記關鍵字,(!)嘆號標出精彩句,(?)代表質疑,或是可以自創一些符號,但是符號不要太多,以便自己也記不住。
2.摘錄法:把印象深刻的段落,語句原文不動的抄錄下來,并要注明出處、作者、頁數、小標題,加深記憶也便于查找。
3.提要法:用自己的話將書和文章的主要內容、觀點等記錄下來
4.批注法:把書中的重點內容用圈(o)點(.)畫線(-)等符號,在旁邊備注評語、解釋、生僻字拼音、心得等,句義分析或是一些聯想
5.心得法:把自己的讀后感,心得寫成短小的文章,札記,隨筆等,變成能說出來的自己的體會
6.評薦法:可寫評論推薦給他人閱讀,共同討論,互相學習
7.糾錯法:對書中的不當材料或觀點等,以筆記形式糾正出來
8.比較法:比較在多本書的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觀點,歸納總結比較其中的異同,得出評判。
9.延展法:記錄專業詞語和感興趣,或是易產生聯想的詞、句等,再深入研究,了解其內容。
10.索引法:書名、作者、出版社名等資料記錄下來,匯編成數字等容易查找的索引,適用于在書架上,查找歷史文獻等資料
不管我們使用什么樣的方法看書,都不要忘記做一個總結歸納,把自己獲取到的知識,加上自己的理解用語言表達出來,或是經過系統的邏輯重新組織,寫出讀后心得來,也只有寫出來了,才算是自己的了。
讓知識點通過 吸收-消化-分析-組織-輸出,從而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達到一種自我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