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PR妹子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一個公司的PR該承擔引流作用嗎#,于是請教宏民歐巴,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宏民歐巴將這個問題拋進PR媒體俱樂部微信群里~~引發了資深公關人士的深入探討。
公關資深人士深入探討
PR葉先生:這個應該是運營的任務吧→_→
建軍:PR應該都是不用負責引流的,引流、促開通應該是sale的事情,而不是marketing 或PR。
方先生:所有的PR,市場活動,不都是為了最終的銷售來服務嘛。
PR林妹子:拉新跟提日活差不多,感覺是運營推廣在做的活吧PR不負責新用戶注冊,PR要為新用戶的注冊負責不需要,那是營銷公司要做的事情PR的基礎性工作確實不對拉新負責。
PR妮子:編輯+文案+美工+活動策劃+執行+……+新媒體
▲
……妹子,你們的PR太全能了吧!(by:云商PR)
鑫妖:要管。雖然不是PR的主要工作。但是從公司層面考慮,如果有人找到他,還是要服務。
rachel:現在所說的PR,不單單只是public relationship了,工作范疇變了,當時最終的目標就變了
owen:經過大家激烈的討論,我覺得我應該去柜臺當售貨員,流量轉化最直接,當天見效。
媒體總監Aone:
現在pr遇到的問題是流量和引流問題,就是市場和運營和銷售的3板塊的區分而已。準確的應該是這樣,如果公司有銷售,那應該把事情在內部溝通完整,責任明確劃分。如果沒有,那就是市場引導流量導向,人不是萬能,不可能所有的都是你應該做的。
老板給了指標,那就是老板覺得市場部應該負擔這一部分。那妹子就應該在制作方案的時候,把導向和實現統一在一個方案里面。自己能做到什么極致的指標,給老板一個數。畢竟老板不是白癡,他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你能解決問題,對他來說已經很好。
史先生:
老板問你你就給她說專業,說完專業說行業,說完行業說實際,缺一不可,當然,多數情況下老板還是以他認為的他那一套命令你。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在外部公關的同時做好內部老板公關。告訴他啥是行業實際和市場實際,現在問題如何解決。
線下解決問題無非是真實,例如確實是個垃圾產品,確實行業競爭激烈。但是你得為了飯碗和他講,以公關的手法告訴他實情,選擇最靠譜的選項。當然最大的問題還在于他所掌握的情報比你多。
基于產品和公司以及老板想干嘛的問題,那就提出PR負責流量的解決方案唄。
不過這事看人的經歷,你們都很崇拜的弄杜蕾斯和京東的老金那么大歲數了還在搞SOCIAL,他和某些老油條就不一樣。經歷早就不同風格,但是金字塔這條路,還是靠自己每天努力一點,才不至于”落伍“。
問卷網PR Chris:
雖然pr確實定義是維護好品牌與公眾之間的關系。但是很多公關活動和市場營銷活動沒有絕對的劃分。我覺得還是要落到實際去考慮這個妹子可能遇到情景。我想她可能是在策劃公關活動的時候,老板給劃了指標。告訴她“我就是個pr,我不負責流量”,老板估計就會讓他明天不要來了。
雖然pr通常不需要負責引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pr在策劃活動,只要涉及到曝光,加入了鏈接,實際上就會產生到引流。老板期望活動最終帶來轉化也是常見的,老板希望花出去的錢都要有回報。
PR媒體俱樂部發起人趙宏民:
個人感覺 ?這個要看公司發展階段的,公司規模小,每一筆錢都希望帶來新用戶。而大公司的PR則不必考慮這些問題,單純負責品牌即可。
所以,作為pr要理解老板的良苦用心啊,如果你作為pr不能帶來新用戶,那么說明你很有可能將來也不勝任CMO。
不過如果公司給PR的拉新任務量太重的話,PR也會反感的,我的擅長是做品牌、影響力、媒體關系,,而不是運營。。
品牌PR伊泓旭:
大公司,小公司,都不需要PR去做拉新的工作。如果需要拉新,那就不是PR的工作范疇,但是做PR的人可以去做這個工作。如果有人一廂情愿認為PR萬能,既能做市場,又能做運營,那我沒意見。老板懂不懂PR,會不會做PR跟PR人員該做什么事,還是很不一樣的。
是兩個問題……
公關兼著運營的活兒不是不行,但別指望公關拉業績,這不可能。如果公關都去做銷售了,那運營的人都下班好了。所以做什么,與該做什么,是兩件事。運營和公關的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當然。。的確每個公司對于運營的定位不太一樣。。運營也細分了很多不同崗位。PR一上來都是媒體、KOL、百度指數、閱讀數、轉評量、事件營銷、貼合熱點這些。運營里如果是做商城運營,那考慮的banner,商品,gmv,復購,優惠券。。。做用戶運營的,考慮的是推文寫啥,做啥活動,怎么拉近用戶距離去媒介化。
說白了,運營都是要看轉化的,但是PR很少看轉化,這也是做PR的從來不被銷售KPI的原因。他壓根就背不了,因為根本track不到。如果讓你背百度指數的KPI,打死也不給你獎金的。。。除非老板好,特殊照顧下你。
我曾經經歷了一段談BD合作,做市場拉新,PR混著一些做的黑暗歲月。。。
pr永遠是最后一個到創業公司的崗位。換句話說,創業公司對于pr的需求,永遠是靠后的。你們見哪個創業公司一上來先找PR的。。。都是先技術,產品到運營。當創業公司意識到PR重要性的時候,不會第一個裁PR了。。
云商PR:PR沒義務做,但是如果能做的話,就順手做了吧。畢竟PR沒法和運營分的太清,因為什么都歸運營……
PR李鷗:我認為,能不能讓人去百度或者應用市場搜一下你的產品是干嘛的,是PR的事。至于他注不注冊,是產品和運營的KPI。
洋小蔥:這年頭,運營和pr ,老板分得清么~~~~~ ?管理層分得清么~~~每個公司的運營都區別巨大……其實吧,思維體系,素要有的~~~ 然后,干不干就看你想不想干,和給的軟妹幣是不是到位。
品牌PR爪兒:
首先說工作,工作就是把自己擅長的事發揮到極致。
我非常贊同品牌和Pr是分不開的,相互牽制,所以很多公司的職位里都有一個:品牌Pr總監。但說到責任到人的時候是應該細分的。做Pr的人肯定都非常全能,品牌媒介Pr市場活動新媒體策劃運營拉新渠道地推宣傳發布會樣樣能...但不能反推這些工作Pr都要插手做,有些創業公司的管理層分不清市場、品牌、公關、運營,甚至把一個公關部門當作“所有對外部門”來運作,這是一個誤區。但是品牌Pr可以給到一些方向性的建議。所以說,工作就是做自己、讓別人做更擅長的事,發揮到極致。
其次,的確每個公司的階段和體量不一樣,論點“Pr是否要背KPI”,KPI是肯定需要的,在市場領域一定的維度里,的確需要一個數據化的東西去評估工作,但我覺得Pr的工作考核標準是“在某一個圈層里能夠讓品牌有多少知名度、曝光量”,這也就是最早說到的品牌Pr不分家,至于用戶注冊的KPI,好產品自己會說話,Pr是在這基礎上去發揮力量的,Pr也有工作權限,不能越級去“承擔”用戶注冊的KPI,再者,從品牌層面上,如何監測Pr所帶來的用戶注冊?
公關呂氏:
1、對內對外,對上對下的新聞策劃和傳播;2、重要活動和新聞發布會的策劃執行;3、媒介關系的維護;4、與各種結構的非營利性合作。
PR應該來說,不是屬于市場部的。
公關并不負責做營銷,營銷是營銷,公關是公關,兩碼事。營銷傳播與公關傳播實截然不同的。公關跟營銷,跟市場有嚴格的邊界。
領導對我們的要求就是塑造權威性、科技型、國際化機構的品牌形象。市場部的任何傳播需求如果跟這個相違背,到我們這里都是拍死。
PR還需要配文案嗎,創業公司招PR都要求自己就承擔大部分文字工作的,包括文案、策劃、執行。我以前也在創業公司做過,那時候給了一個戰略發展經理的頭銜,這樣跟媒體和協會談比較合適。當時我們公司除了我和一個會計,全都是程序員。
王Sir:
剛才大家討論的話題,我分享一張圖,大家感受下:這個叫Account+圖的來源是某大學發布的對100位企業和公關公司高管調研后的結果。
甲方要的是全才,你最好啥都會!
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你支持誰的觀點?或有自己獨特的見地……
歡迎下方留言互動
本文由PR媒體(ID:prmeiti)整理編輯
轉載請注明出處 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