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17年7月8日遇見云妮
同樣在一個單位上班,差不多的薪水,幾乎一樣的起點,有的人能夠幾年之后擁有一大筆財富,成為有錢人,而有的人卻還是忙碌的“月光族”。
原因在哪里?是否養成理財的習慣和超前的意識或許是他們之間差別的根本原因。
當年,和我同在一個單位的敏子就是較早成為我們當中為數不多的有錢人。
當時,在單位我們的工資待遇不相上下,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幾年之后,敏子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
記得那年單位分房子,雖然也是論資排輩,比如工齡長的,有文憑的,有獨子證的等等,分數越高,在選房子的時候就有優先權,但是在房款上卻一視同仁,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少一分錢都拿不到新房鑰匙。
當我們還在為房款發愁的時候,敏子早已悉數交清,開始為裝修做準備了。
這之后,正當我們苦苦努力還清房款準備松口氣的時候,敏子早已利用工作之余把駕照拿到手了,夫妻二人買了一張私家車,跑起了從單位到城里的客運生意。
還記得,當敏子說要去學駕照的時候,我們幾個都不以為然,覺得敏子是多此一舉。在單位上班,生活區和廠區相隔并不遠,難不成還要開車去上班?
后知后覺的人,就像我,是無論如何都猜不到敏子的心思的。
那時在單位,工作不算太忙,有事外出,和頭兒打聲招呼,不用請假,一切OK.
當時學車的人也沒有現在多,費用也不高,又不用請假,敏子是順風順水的妥妥的拿到了證。
當我們每天下班后悠哉游哉的在單位晃著的時候,敏子家正在發家致富。
那些年,跑客運的人很少,從單位到城里有十多公里,不長不短的距離,正適合跑客運。
敏子就在那時抓住了先機,成為單位里除了上班之外率先有第二職業的少部分人。
跑了三年的客運之后,敏子又不聲不響的在城里買了房子,將房子出租出去,坐等收利。
當時看到有那么極少數的同事在城里買房,我們依然還是不以為然,不為所動,總認為買了不住,放著閑置著,到退休還有十萬八千里路,啥時候才能住上呢。
自己不住,不是可以出租嗎?愣是轉不過這個彎來。
就像敏子學車時,我們想,生活工作大抵都在方圓幾公里之內活動,用得著開車嗎?學了干嘛,再者說了,或許自己這輩子都不會買車。
落后的人,看不遠的人永遠如此,看不清未來的局勢,注定在生活的夾縫中求生存。
后來,房價一路飆升,當我們大多數人睡醒了之后,想要抓住房價小尾巴的時候,瞬息變化的樓市早已讓我等望塵莫及了。
當我們為自己的短視后悔的時候,遺憾沒有買到就是賺到的時候,敏子早又買了商鋪,干起了火腿加工生意。
人們往往有一種跟風的心理,看到別人跑客運載人生意不錯,于是也去學開車,買車去載人,看什么好賺錢,也去干什么。
就像看別人種了三七發了財,也跑去租一座山,種上三七,殊不知,當你這樣想并且這樣去做的時候,很多睡醒的人也都去這樣做了,當你夢想著大賺一把的時候,卻發現三七爛大街了。
我們地處火腿之鄉,但因為當時或是交通受阻或是宣傳不到位,總之火腿的美譽遠不如金華火腿有名,也只是當地人引以為豪而已。
敏子干起火腿加工之后,親自跑到大山深處的老鄉家里收購,成年火腿出不了大山,現在有人開車去收購,老鄉們把敏子當成了搭救他們的財神了。
如果說,跑客運,買房子讓敏子賺到第一桶金的話,加工火腿卻成就了敏子的事業。
當我們滿足于大型化工企業帶給我們的安穩生活的時候,敏子則主動和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
這次,我們知道敏子是有這個能力和底氣的。
現在,單位早已在走下坡路,很多不愿離開單位的也不得不離開,但是這種離開和當年敏子的離開就有著天壤之別了。
我喜歡這樣和我不得不這樣,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現在的敏子,早已鳥槍換炮了,再也不是當年的小加工作坊了。
她的商貿公司,在好幾個一線城市站穩了腳跟,火腿遠銷日本,韓國和東南亞,成為單位里走出來的一個有錢人。
敏子和我們前后到達一家單位,起點差不多,但現在早已是聲名鵲起了,成為擁有財富的人。
縱觀敏子的成功之路,有兩點最值得學習。
敏子在很早的時候就養成理財的習慣,收入雖不多,但無論如何艱難,每個月也是固定儲蓄。她存的不僅僅是錢,而是一份習慣,一份希望。
美國理財專家柯特 康寧漢有句名言:不能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即使擁有博士學位,也難以擺脫貧窮。
可見,良好理財習慣的養成是多么重要。看得遠的人,往往能看清未來的局勢,TA們懂得財富的積累對于未來有多重要,就像敏子。
而目光短淺的人不但不懂得培養儲蓄,規劃未來,結果,人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數開始,比如那些養成了拖欠信用卡債務的惡習。
理財不僅是投資,更是循序漸進地培養“賺錢、存錢、省錢、錢滾錢”的習慣,這些習慣能讓你一生無憂。
首先,除了擁有不間斷的理財習慣之外,還要努力賺錢,積累“第一桶金”。
敏子的“第一通金”成就了她日后的事業,為未來奠定了基礎。
其次,定期存錢比投資更重要。
無論是靠工作賺錢還是靠錢生錢,持續儲蓄的習慣一定不能放棄。
再次,重視日常記賬。
記賬可以找出你花錢的漏洞,從而做到量入為出,審時度勢。
最后,錢滾錢,才能讓你有更多的錢。
回憶了敏子的發家史,好像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而我們其它幾個和她在一起玩的人,既不會儲蓄又沒有長遠的眼光,雖然也夢想著成為又錢人,然而僅僅只是想想而已。
財富的積累,一定不是偶然發生的,必定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有長遠眼光,善于理財,讓錢生錢的人,必定會成為有錢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