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賦是人的自然本性,人有很多無師自通的本能,比如生下來就會吃奶,但很多本能開始弱化了,甚至消失,比如跳躍和游泳等等,于是,人們開始尋找,我們有哪些天賦?
? ? ? 其實那些被世俗化的天賦都是人類的小聰明。
? ?今天朋友突然問起,什么是“天賦”?一個足以把人搞瘋了的命題,既然說不清到了詞窮的地步,哪些還能說道下去的就應該天賦了吧,如此下去,雪球越滾越大,但終究誰也沒有見到過所謂真正的天賦,所謂替天行道只不過是拉大旗作虎皮的愚人伎倆而已。
? ? ? 對待求知,孔子把人分成四種,即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困而不學,下等人是不學習的,其他都要學的,生而知之的說法只是孔子的一種謙讓。
? ? ?天賦一說莫衷一是,有些讓人迷離,其實這種說法源于《易經》,《易》之于人就是天賦,叫“天垂象”,人的智慧來源于天,是從上而下的,更有一種說法叫醍醐灌頂,直入囟門!老子也直呼“天門開合,能為雌乎”,人的智慧就像嬰兒投胎一樣神乎其神!
? ? ?其實老天掛出來無非就是那八大件,日月五行,山川河岳,文王畫出來,孔子來解釋,文王的說法就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大人具有天賦的智慧!
? ? ? 在孔子認為大人的德行就是圣賢,今人是無法超越的,所以他說“圣人吾不得而見之,得見君子斯可矣”。那么在孔子認為君子和圣賢有什么區別呢?圣賢,諸如堯舜,可以做到恭受正南面,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無為而治”啊,這就是天賦!而君子是效法天地之道,而修治世之功的,孔子由天賦轉而成修身治世。
? ? ?君子有四德:觀象、察言、制器和占卜,總而言之是尊道貴德。所以孔子對天賦的定義是真誠,“率性之為真”,“率真之為誠”,真誠然后格物,格物而致知。
? ? 老子也這樣認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之心不可謂不誠啊!
? ? ?所以天賦對于智慧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同時也是老天賦予每個人的應有的本性!只是世俗的塵垢掩蓋了它的光芒,使人們有了錯誤的認知,一旦我們回歸自然,回歸到真誠,人性就會向善,其本真的一面就是天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