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服裝設計師 山本耀司說: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xiàn)的更廣闊的人生。
在廣闊人生的道路上有平坦一定也會遇到各種困難,當遇到困難時一定不要逃避困難,我們而是需要去直面困難,去解決困難。你若不解決目前的困難,你的人生將會有更多的困難。
美國的前衛(wèi)生教育與福利部秘書長約翰.加德納說過:"無論在山谷還是在山顛,我們生來就是要奮力攀登的,而不是放縱享樂"。
放縱享樂也可以說及時行樂,總是盲目的滿足欲望并且逃避痛苦,卻從不認真考慮后果。及時行樂者一面是逃避痛苦,另一面就是懶惰。
懶惰是人的本性,我有,相信你也一定有。在圣經(jīng)中懶惰就是七宗原罪之一(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欲,暴食)
對于懶惰臺灣女作家羅蘭是這樣說的:"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削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隘,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這一切就像個黑洞……
那么我們?nèi)绾螖[脫人生的黑洞,而且又能過上自由的生活?其實所有的自由必須有自律來支撐。那么何為自律?如何自律?自律后能帶來啥好處?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推薦美國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能告訴你答案。書中有一句話“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心理學家曾經(jīng)總結(jié)過這樣的規(guī)律:自律的前期是興奮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當然改變的過程是痛苦的,但若是不改變,你的人生會更痛苦,在這條人生的道路上絕對沒有捷徑。唯有自律,才能解決你人生的問題。
自律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切記不要一直想著做大事情,就從小事著手,例如運動,每天設定可行的目標,有了目標就要付諸于行動,在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狀況,我們需要不斷調(diào)整目標和計劃。
無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你總還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改變不了大環(huán)境,就改變小環(huán)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可以決定自己早晨幾點起床,晚上幾點睡覺。
當自己覺得什么也不能做的時候,那就把吃飯,睡覺,運動這些看些簡單的事情先去做好。人生哪來什么事情都是偉大的,還不是把日常的一件件小事給踏踏實實的做好。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我們的習慣造就我們,卓越不是一次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當這些好習慣的一個個去養(yǎng)成,并堅持,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你就會擁有一個自律且自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