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經常和我聊起雞冠山有多美,還翻出他們以前拍的照片給我看,喜歡戶外的我自然是禁不住此等誘惑,向公司請了假,兩個人背著行囊就出發了,即便知道不到兩天的時間,只能純粹徒步探個路而已。
這次旅途有完全不同以往的體驗,給我留下印象的不是那群山環繞,不是那清新甘冽的空氣,不是那云霧繚繞的雪峰,更不是那深可見底的清澈河水,而是那可愛淳樸的人們。
由于事先對路程估計不足,我們途徑一個叫茍家的小鄉鎮時已經傍晚5:30左右了。路坡度比較大,但還算好走。冬天天色暗得快,當時我們體力尚且充沛,對于前途也就少了些許擔心。盡管是爬坡,考慮到時間的關系,我們步速很快。起先還留意欣賞兩旁的山景,觀察一下512地震留下的痕跡,還不時對于新出現的山體垮塌和堆堆滾石惴惴一番,但隨著夜幕降臨和綿綿細雨逐漸把衣服打濕,饑腸轆轆的我們迫切地希望能吃上一口熱食。又10多公里之后,我們終于看到了一戶人家,男主人在門口生火爐,女主人坐在大廳織毛衣。我們沒有猶豫,進去乞食,主人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先讓我們坐下烤火。他們說剛煮好了稀飯,還沒有開飯。這時候我注意到電視里新聞聯播正播了一半左右。過了5分鐘,女主人端出來兩大碗面條,我們稀里嘩啦地就吃完了,男主人閑聊中告訴我們,離我們預定扎營地點還有大概18公里。我們便沒作太多停留,整理行囊準備走,問及該給多少飯錢時候,他們憨厚地笑著說,不用了。看得出他們是真誠的,我還是放了10塊錢在桌上,背上行囊繼續趕路。
天已經完全黑了,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一束手電光伴著我們前行。山雨已經把我們的衣服完全打濕了,手電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萬一熄了,必定寸步難行,況且在這個天氣下,偶爾還能聽到山石從坡上滾落下來的聲音,沿途連能勉強扎營的地方都沒有。約摸又走了10多公里,終于看到一戶人家,走進去,是兩個老人家在烤火。問是否可以在他們庭院內遮雨的地方扎個帳篷,老人爽快地答應,熱情地搬椅子讓我烤火。還給我們拿來了拖鞋,讓我們把濕鞋脫下來烤烤。
我們和老人聊了一些512汶川地震的影響和感受,11點光景,準備就寢。沒想到老大爺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一個房間,讓我們不用在這陰雨天露宿室外。
第二天一早,爬出溫暖的被窩,告別老人繼續上路。中午時分,在一處景色宜人的小溪邊,我們生起篝火煮了點吃的,稍作休息,滅了火便折返,走了大概將近兩個小時,身后開來一個三輪摩托改裝的農用車,拉著一車的柴禾,在我們身邊主動停下來,用山里人特有的善良直接說:上車吧!這趟順風車使我們的返程一下子輕松了很多,節約了半天時間返回成都。
這一路,景色已不重要,我們看到的是災后人們的生活,更看到了他們淳樸善良的心。
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