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吃飯已經成為了一種人的本能,但對于身患認知癥的媽媽來說,慢慢的連吃飯的能力也會喪失,我查了相關資料,據說到了末期,甚至會忘了吞咽,只能灌流食了。所以感恩現在還能和媽媽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媽媽還能獨立進食,不需要我們喂,還能和我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
? ? ? ? 我現在觀察媽媽吃飯,覺得她真的不容易,對于我們正常人來說,吃飯是一件既容易而帶有一種享受的事情,還能一邊吃飯一邊干點其他的事情,比如看手機,看電視,當然這都是不好的習慣。因為分散了注意力,一心二用了。但是到了媽媽這里,卻不存在了。很多在我們看似簡單的動作,在媽媽那里卻是無比的艱難。
? ? ? ? ?她吃得很慢,她不是慢條斯理,而是她真的快不了,她需要調動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才能用筷子把飯菜一點點地送到嘴里。我發現越是到了后來,媽媽吃飯的神情越專注,基本上眼睛就盯著自己的碗里的飯和菜,真正做到了埋頭吃飯。間或抬頭看一下桌子上有什么菜,偶爾也從盤子里夾上一筷子。但她只會重復的動她跟前的那一道菜,而位置稍微偏一點的盤子,卻視而不見。但就是這樣,每次看到媽媽自己夾菜,我心里都會不由自主的升起一層暖意,一種欣慰!這至少說明媽媽還有欲望,還有能滿足自己欲望的能力。
? ? ? ? 為了不讓她總吃一個菜,我和爸爸都時不時夾菜放到媽媽的碗里。有時我們夾給她的菜大了一點,她夾起來,看了看,又放到了碗的另一邊,仿佛在說,不要讓這東西擋著她吃飯了。吃到最后,碗里她想吃的都吃完了,就剩下那幾塊大的菜還在那里。一開始,我百思不得其解,以為是她不愛吃,不想吃,味口不好!這個觀念,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這樣認為的。后來我發現媽媽吃硬一點的東西,都是用前面的門牙咬,吃蘋果也是一樣,用前面的牙齒啃,不吃皮。我似乎找到了正確答案——稍微大一點、硬的東西,媽媽已經吃不動了。我以前還錯誤的認為媽媽不吃蘋果皮,是她認為皮不能吃。想著糾正她的錯誤,還做示范給媽媽看,應該怎樣吃蘋果。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地上經常可以看到蘋果皮。
? ? ? 看著媽媽艱難地將飯菜一點一點地用筷子夾起,送到自己的嘴里,就像我們小時候用筷子夾豆子一樣,需要掌握平衡力,把握力道。一個正常人,吃飯經過以前的訓練,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一種下意識,不需要經過思考,就像走路會自動地邁出自己的腳交替行走,左右手自然的隨著邁動的步伐配合著自然擺動。但到了媽媽那里,當大腦退化時,吃飯,用筷子,這樣看似簡單的事,卻成了媽媽要經過努力,有意識(不是下意識)才能完成的動作。走路也是一樣,雙臂自然下垂,不會擺了,而且手晃動得厲害。走路很輕,擔心踩到什么東西一樣,小心翼翼。望著媽媽平時抖動不停的手,可以想像媽媽用筷子吃飯已經是多么的艱難了。
? ? ? ? 吃飯的時候,有時候還會煩燥。記得有一次,媽媽用筷子夾著豆子準備放到碗里吃時,沒有夾穩,豆子掉在了桌上,用筷子夾了幾次沒有夾起來。媽媽很生氣地直接用手憐起,狠狠地把它扔在了地上。現在想起這個動作,里面夾雜著媽媽的憤怒和又無可奈何的情緒。
? ? ? ? 想著媽媽這個樣子,不由得一陣心酸。媽媽太不容易了,活得太累了。吃飯,走路這樣平常的動作,都要耗費她大量的精力,這可能也是她經常要睡覺的原因之一吧,畢竟人累了就要睡覺,休息!到了認知癥的晚期,媽媽是不是只能吃流食了,這可能是必然的結果吧。我只是希望這一天的到來能夠越晚來到越好!
? ? ? ? ? 寫著日記,記下和媽媽在一起生活的點滴,讓我有了新的發現。一些我平時認為想當然,沒有留意的,被我忽視的東西,經過回憶、思考,又有了全新、更深入的認知。媽媽現在已經找不到他兒子了,兒子天天和她在一起,她卻視而不見。努力記下媽媽的所有的動態吧。如果我現在認為還有時間,什么都不做,將來一定會后悔的。媽媽下滑的速度太快了,雖然我知道媽媽的病情不可逆,但至少我可以通過我的陪伴、理解、接納、親近、呵護和愛,去延緩病魔對媽媽的傷害,讓媽媽一路走得不那么辛苦,有尊嚴的走完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