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目標:目標 1. 一不滿足就亂發脾氣、出現攻擊性語言目標
2. 養成歸整意識和習慣
放假以來,我一直堅持一個人獨立帶碩碩。感覺他的狀態越來越好,亂發脾氣的次數也慢慢在減少,很是欣慰!今天上午,我帶碩碩去超市。在去之前,碩碩提出讓我給他買個好吃的。我說可以,但決定提前和孩子約定好,制定好規則。所以明確地跟碩碩約定好只能買一種他想要的,不能多要。他表示同意,對我說好的,媽媽。接著他又說,媽媽我們買面包吧。當時考慮離午飯時間較近,擔心他吃了面包中午不好好吃飯,我就沒同意。而是告訴他,我們過一會要吃飯啦,吃了面包肚子鼓鼓地中午就吃不下香噴噴的肉肉。我們可以選一樣其他的。碩碩同樣很理解地說:“那好吧,媽媽”。
? ? ? 到了超市,我建議他買雪餅。他告訴我不想要雪餅。這次我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選擇。于是,我們又往前走,他選了一包蝦條。在把蝦條放入購物框內,我再次和他確定,只能買一樣好吃的。買了這一樣就不能再選擇其他的。他表示同意。接著他走到了玩具區,靜靜地看了一會并沒有問我要。但到前面擺放的瓜子、山楂、巧克力和餅干區域時,他有些興奮,似乎忘了之前的約定,就又開始說,媽媽,我們買點這個吧。但每次我只要一提醒他我們之前的約定。并且告訴他你已經選了蝦條。如果你想選其他的可以把蝦條放回去再重新選擇。他還是堅持選擇蝦條而放棄了其他東西。這時又他看到了夏威夷果,就又忍不住問我,媽媽,這是什么?我們買點吧。當時我忘了這個堅果的名字,但內心里其實是有點糾結和松懈。一則我覺得孩子好像是很少吃這種堅果,二則適當吃點堅果我覺得也是有益身體健康的。但嘴上還在堅持告訴他剛才我們之前的約定。(估計碩碩要是再堅持纏我一會我有可能答應),但他沒有再要求,我也就努力做到之前的約定。
? ? ? 之前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我略有忽視,所以今天在去超市的路上我也有意識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挑選完蔬菜和水果時,我忽然想起來還需要先找售貨員稱下重量打上標簽。當時就無意識地對孩子說,媽媽得找阿姨稱下東西。碩碩立馬對我說,媽媽在那。當孩子說的時候我其實沒有很在意,因為我的確沒發現,所以想當然地認為他是隨口一說。但當旁邊人指給我位置時,我發現孩子剛才是對的。所以,我就鼓勵他說,媽媽現在站在這,你幫媽媽把這兩小袋拿過去讓阿姨稱稱吧。他很開心地過去排隊。此時我離他不遠,他好像有點擔心看不見我,所以扭頭看了我一眼發現我還在原地沒動,就放心地站在那里等著稱東西。可能還是第一次做,他的表述并沒有很詳細,而是說了:阿姨,給。直接遞給了售貨員。但我覺得這對他而言,已經是一次很好的挑戰和很棒的體驗。接著他一直有和我一起拉購物框,在結賬的時候也幫我分擔把貨品一件件擺到結帳的售貨員桌子上。整個過程表現得像個小大人一樣,特別贊。回來的路上,我又適時鼓勵了他,我說碩碩,你今天表現得很棒。第一呢,咱們倆約定好買一樣好吃的,你做到了,說到做到(這現在是他的口頭禪),很贊。第二,你剛才還幫媽媽稱東西,提籃子,幫媽媽分擔。你是個勇敢的男子漢,媽媽還要謝謝你呢。碩碩是個靦腆的孩子,沒有太明顯的情緒變化,但還是感覺到了孩子在受到鼓勵之后的信心!!
工具和方法:鼓勵、提前約定
反思與總結:之前由于種種的不易,我們對碩碩主要還是屬于悉心照顧和呵護型的。覺得這是對他最好的愛。但這幾個月來,通過和班主任的溝通,我發現自己欠缺了對孩子規則意識和獨立性的培養。這也是我們家下一步育兒的重心所在。對于規則意識的培養,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好規則,和孩子提前約定好,并堅定地執行。當孩子覺得這個約定是爸爸媽媽在尊重而非強迫他的前提下(語言的表述和情緒的表達都十分重要)約定形成的,他是有能力并愿意去嘗試做到的!對于獨立性的培養,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孩子的改變,而是我們的放手。如果我們真得發自內心地信任孩子并創設情境讓他去承擔,我相信我們看到的肯定比我們期待的多得多!與各位親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