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能讓人特別是中國人,內心以火箭般速度墜向無盡失落深淵? 美劇,特別是當大主角被人手起刀落,毫不遲疑干掉的那一刻。
看完權利游戲第三季中的血色婚禮:前半段賓客滿堂,燈火通明,紅酒香檳眾人皆歡,所有的一切都在暗示一個祥和美好的結尾。突然間,編劇大叔收緊了命運的大繩,將臺下所有人勒的血濺四場,還有那始終占據一條主線的蘿卜。
從小,所有的電視劇都會告訴我們在怎么復雜的劇情,一定會有一個正派與反派。以至于早就有人總結出武俠劇的套路:好人會有好報,主角肯定會遭受到命運無情的摧殘和生死攸關,但在關鍵時刻一定被各種好運加持護體。即使在他最低潮時,我們始終相信他會崛起,這是一定的!
因為這樣,除了能讓劇情清晰,角色鮮明外,更深的寓意是:無論生活怎么折磨你,做為自己生活的主角就像他們一樣,所受的痛苦和失敗,只是對你的鍛煉,遲早會有貴人/機會相助讓你咸魚翻身,從海底一躍上云霄。
所以,主角斷然不能死,也只能有一個,即便經歷千辛萬苦,最終也要獲得成功。正如自己就是自己的主角一般,你怎么能死呢。
02
所有人都給自己描繪過一個彼岸,人們必須要有一個可以相信的邏輯:一種能自我保全和激勵的邏輯。我們會移情關注大主角,正是像此刻的自己猶如電視劇中的主角,生活環繞在周身,所有的情節都等著你來裁決。相信大主角有最終美好的結局,就像堅信自己也會如此這般一樣。
這樣的邏輯會更讓我們有安全感,它能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命運賦予主角的跌宕起伏,因為不管怎樣,在未來的我肯定會占領制高點。仿佛沒有這一關,生活會不完整。傾力去關注他,其實是在關注自己。
國產劇常用單人視角寫故事
美劇則是用上帝角度俯視紅塵
大部分美劇會采用多線條模式,線條中的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英雄都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拼搏廝殺,像極了我們熟悉的日常。沒有誰會是絕對大主角,也沒有誰會擁有永久幸運加持,每個人都有死亡可能性。發生時,就像日常中的事故一樣猝不及防,沒有悲傷的背景音樂,也沒有反復慢鏡頭,更沒有行刑時,飛馳而來的刀下留人圣旨。
它天生就是生活,里面所有人都是蕓蕓眾生,只不過鏡頭一直對著某個人而已,那些沒有被探照燈掃到的人,過著和英雄同樣的生活。如果他不存在了,鏡頭會立刻調頭擰出另外的人繼續記錄而已。
這樣才更接近現世給予我們的感受:缺了誰,地球都能照常運轉。
03
美劇中隨時隨地的缺憾感只是在提醒我們不要一廂情愿,我們并不能什么都可以拿到,輪盤會轉到你的頭上,里面有好也有壞。
如果說中國電視劇承載著對自我的期盼和救贖,那美劇則是用故事讓現世在我們面前鋪開,抹掉水面上那些虛無泡沫,讓幸福與殘酷赤裸的露出來。讓我們看到里面不僅有紅尾鯽魚,還有那些渾濁不清的浪花。
我們會對源于生活的故事更有認同感。因為真實,會讓驚呼:我擦,蘿卜死了啊!
但,這有什么好驚訝的呢?這不是在打仗么?每天都有人在死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