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閻王游戲,一般是在寒假里,尤其是正月里。在村里比較寬敞的大街上,有打的有看的甚是熱鬧。用青磚當閻王的,按人的五官位置在地上支好磚,分別是一個閻王,一個打手,一個鼻子,一個嘴,兩個眼睛,兩個耳朵,當閻王的那塊磚在額頭位置,閻王后面最遠處的位置是打手,閻王和打手離打瓦的界線最遠難打,所以要用囫圇磚支起,嘴巴和鼻子離打瓦的界線近,用半塊磚。打閻王標準是九個小伙伴玩兒,是9個人打8塊瓦(也可根據人的多少而定,瓦比人數少一塊),每人用所打倒閻王五官位置的磚來爭取到最后游戲的角色,幾輪下來最后什么也打不到的小伙伴兒倒霉當俘虜。打完瓦之后慶祝勝利,這時俘虜來倒霉了,被其他小伙伴兒進入角色擰鼻子的.掐耳朵的.捏嘴巴的,最神氣的是閻王,閻王決定打手打俘虜時間的長短,這時他要找個草垛旮旯藏起來聽打手報告,打手則站到被小伙伴兒掐捏老實的俘虜背后,用拳頭當鼓捶敲打俘虜的脊背,一邊象打鼓一樣敲打一邊大聲報告:打金鼓,上金橋,問問閻王饒不饒?閻王說:不饒!繼續敲打繼續報告:打金鼓,上金鐘,問問閻王聽不聽?反反復復直打到閻王說饒了小伙伴兒們才放手,當然打手不能下手太重,非常好玩兒。
玩伴之間也有親疏、遠近,在宣布打人的命令時,下手輕重以及節奏上,就會因人而異。咱倆是哥們兒,就會手下留情。你這次對我不客氣,我下次就得以牙還牙;你這次給我挖坑下套,下次也沒有你的好果子吃;今天吃了虧,明天就得想辦法找回來,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534) 2017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