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深夜,電扇悠悠的吹著,夜聊總歸是不錯的選擇。L小姐從重慶拖箱帶包地來找我,時間點不偏不倚地立在我們離別倒計時的第三天,也處于漫漫黑夜里聊到不知所以的第三天,內容是一場關于臺灣的遇見。
L小姐愛好攝影,是一個樂于對花花草草聚焦的女孩子。七月底的盛夏,陽光正好,他們故事的開始讓我想起了一句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L小姐就是這樣一個看風景卻莫名成為了別人鏡頭里風景般的存在,而這個別人,就是L先生。
L小姐把這場邂逅描述為“真的很神奇”,在我這個聽故事的人看來,確實有趣。L小姐告訴我當時她正專注的對著一盆綠色植物進行拍攝,L先生禮貌的走上前來拍拍她:“不好意思,我剛剛拉景的時候拍到了你,不知你會不會介意我留下照片,當然了你愿意的話我可以發給你,畢竟我覺得拍的還不錯。”L小姐淡然回應了一句:“好啊”。在現在這個社會看來L先生的行為不失為低級的搭訕,可是看著L小姐講述過程里眼含的光點,內心就被這故事的開始打動了一點。
不知道是不是被這樣的相遇觸動到,我覺得這張“風景照”美的剛剛好。接下來他們順其自然的加為好友偶爾聊天,這期間了解到L先生是個愛運動的新加坡小哥一枚,和家人到臺灣旅游,媽媽和姐姐去寺廟燒香,自己則溜出來閑逛,這樣偶然的契機,拍下了她的身影。
見了幾次面,拼過幾次車,卻聊了一場旅行的時間。在這段或長或短的時間里,L小姐了解到L先生熱愛生活,喜歡健身,對人充滿善意,也超級喜歡吃起司包,他還跟她分享泰國的浮潛,并且推薦她嘗嘗墾丁的小杜包子,最后他還邀請她去新加坡,樂于當她的向導。說這些的時候她的眼角帶著掩藏不住的笑意。故事到這里,簡單又美麗。
L小姐說后來他們搭車同行一起到了高雄,她去了誠品書店看書,他接著轉戰去了臺北。后來L先生在臺北想約她吃個便飯,很遺憾她卻一直沒能赴到這個飯局。我說真可惜,說不定一次晚餐的機會,你們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她說認識的過程已經夠有意義,并不強求別的驚喜。最近的一次聊天,L先生說等她寫完這次的旅行回憶貼,記得與他分享,可是時間慢慢過去,L小姐也忘記了旅行中的點滴,后來,于她,變成了無法完成的游記,于他,則成為了沒辦法得到的文字上的共鳴。
故事到這里并沒有戛然而止,畢竟生活在繼續,我永遠不知道L小姐是否會去到他的城市,或聯系同行或異地偶遇。或是某一天刷到彼此的朋友圈,發現兩人在同一片土地進行著相似的游歷,然后有別的話題繼續。這一切,僅僅是我美好的幻想而已。就像她說的:能在茫茫人海里不期而遇,已然是大千世界的神奇,后面的事不用在意也無法預期。
總有一次相遇是恰逢其時,因為我在那個剛好的時刻遇見了剛好的你,我們聊天聊地,然后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