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2014.我在這里》第四篇,第三章,剛剛看到自己玩自己的我,再讀王昊“今年內在成長路線”后,更多的感受到,看見自己,知道就好,看見了自己變得自由和輕松。
——學到了什么
所謂好壞狀態,只不過是指頭腦對給自己貼的標簽的接受程度罷了。“狀態低迷期”或是“狀態高潮期”,兩種狀態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自己設定,頭腦在起作用的表現。現在看無非都是自己嚇自己,自己在給自己設限,自己玩耍著自己罷了!
1.學到這些對我有什么用
作用太大了,看到自己更多了,讓自己學會不斷的問自己,不在反應上下功夫,要好好為那些念頭“溯源”,學習王昊總結的,“在反應上下功夫是下不完的,頭腦總有道理可以說,而是該“溯源”找到最初的那個念頭,并在那里下功夫!這會讓自更清晰的看見過程,體驗過程!“過程的目的就是通過過程讓自己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王昊總結的太精準了,在這個過程中,如同一層一層剝下包裹著自己的厚厚制約,觀念,模式,自己才能看到“全新”自己!
自己在這一章節學到了很多也看到自己很多,看到自己需要好好敲打,才明白往內里探尋,還是對自己不夠狠,問自己:“怕什么呢?”看見了就是自由呀!自己又給自己設定,跳出這么多念頭給自己設障,讓自己不敢,讓自己不接納,讓自己活在頭腦的牽引中。
2.我將如何行動
好好看自己!好好覺知做好自己的功課,自己還需要學習的更多!簡單聽話照做六字真言一刻都不能忘!發現自己對教導,內觀覺知實修手冊有越來越多的感悟了,自己不是飄著了,在穩穩的往下降落。
3.我如何檢查自己這些行動
好好覺知唄,知道自己了,不斷問自己,內觀日記不要只限表面,自己深入下去,好好的發掘一下“寶藏”!安住自己吧,有什么好跑的,有什么好逃的,無非讓自己多走些彎路,最終還是要回來,何必玩自己呢?
——看到自己什么
1.渴求自己有用,重要性
在剛結束的公司兩會,自己真真看到了這點,在前一段時間也有看到,自己沒再意,沒有深究,很快也就溜之大吉了,在兩會上看的很清楚,怕自己出錯,怕領導對我有看法,追其原因,就是渴求自己有用,自己的重要性!看到自己在做完一件事后愛問,怎么樣,這是我做的,不錯吧,這也是渴求重要性,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2.比較,設定
有對比也就有失落。
近段時間不停的看到有對比心,主任在給我和同室的女友吩咐事情時,在一起聊天時,自己就開始了頭腦風暴,比較這,比較那,然后下結論,唉,聽不接受,不認可自己,挺失落!看源頭,追問自己,還是自己渴求重要性,自己給自己創劃設定劇情,自導自演,給自己貼個標簽“溫柔張導”。看到了知道就好了!
看到“總感覺我優越于他人——不管這個想法有多隱晦,它就是一直真實存在著,并影響著我”自以為,自己蠻不錯!我比別人強,境界高,優越,脫俗等等
在聽到別人被肯定時,自己心里會有不屑,語調會上揚,“她做的!”潛臺詞——“我呢?我不比她強?”比較,否定,失落,嘴上會認同,人家領導器重的人,她“厲害”,但是自己內在不接受,自己給自己帶上“墨鏡”蒙蔽自己的眼,陰暗自己的心,讓自己跳進不真實的洞。王昊總結的真好“比較只是看似像過程不接受才是過程的死因,根源在于自我形象與現實脫鉤了,而自己一直看著過程的表皮。”
3.看到自己“一個那么在意別人想法的我;一個被各種模式牽“拌”著的我;一個一直活在制約、程序中的我;一個那么在意別人想法,看法,接受與否的我;看見了,“哈哈”自己張嘴大笑一下,OK,接受管它什么樣的我。”
2.看到這些對我有什么用
更多的“自我發現”在等自己去看見,去探索!更有動力把自己先讀好,讀懂!
3.我將如何行動
覺知唄,好好做好功課!做好功課的過程,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多的過程!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會提供看見,看清自己的機會,好好修唄!日記,說話,做事,與自己鏈接,感受自己,這都是自己需要更深入實修的!打好根基才是關鍵,有了好的根基,覺知自然而來!
——感悟到什么
只要我們對一件事情做出了評判,就一定有設定在其中,讓自己承認“對我有利的設定”是設定,比承認“對我不利的設定”是設定更難!
不再用標準衡量自己,也知道量來量去,不過是自己在玩自己。
1.感悟到這些對我有什么用
自己跳出玩自己的圈套,旁觀俯瞰自己。“看見就是自由”!受苦也會減少!
2.我將如何行動
學會回顧過程,經驗過程,思考過程,記錄過程!還是要更好的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追問,溯源,來充實自己,在過程中覺知自己!
有個問題我對王昊提到的“祂”不知不解,我也查字典,去了解此字的意思,但還是無頭緒!班長給予幫助,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