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你如何生活就如何發朋友圈,吸引了一位小伙伴主動加我,她在加我時的信息里這樣說到:被你的一句我怎么生活就怎么發朋友圈打動了,想加你微信學習一下。
謝謝這位小伙伴的信任!我們都是在不斷自我追尋中的一群人,雖然素昧平生從未謀面,但是朋友圈里的內容讓我們相鏈。
這件事,讓我覺得榮幸又有點惶恐,榮幸是因為一篇感悟有人愿意鏈接我,惶恐是我這樣告訴別人如何生活就如何發朋友圈,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到愿意用這樣的方式發朋友圈的人呢?畢竟那篇分享里的很多內容都是我自己的生活,而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我怎么可以以偏概全呢?
有沒有另外一種發朋友圈的方式呢?
為了解答我心里的疑惑,我翻出了小沫老師課程里的內容-內容規劃篇,路上聽了一遍語音,邊看文字邊思考。小沫老師說:打造朋友圈的實質就是打造個人品牌實現變現,經營好朋友圈最終是為了賣貨,我們朋友圈賣貨,其實是先賣人,而我們每天孜孜不倦的發早安文案,發干貨,發我們的生活,展現我們積極向上的一面,這一切都是用來滋養我們的朋友圈,為打造個人可信賴的品牌做鋪墊。
變現先不想,我抓住一個關鍵詞就是個人品牌,品牌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想去想,我眼睛盯在“個人”二字上,我想我回到做為一個人身上,我喜歡看到一個怎么樣的人?我喜歡與哪樣的人交朋友?我喜歡看怎樣的朋友圈?
是什么構成了一個人的生活全貌呢?我覺得是如下三點:專業力、思想力和幸福力。
1、專業力:像我們發的產品類文案、曬單類文案和體驗類文案都是體現專業力的,我們要么賣貨要么賣服務,包括所經營的產品或服務內容、取得的成果、用戶的反饋、好評及復購,自己的體驗和成長等,每一個類似于這樣的朋友圈都是在體現主人公的專業力。
昨天逛朋友圈看到小沫老師發了一條:5月份開的知識星球,斷斷續續的寫,竟然在星球輸出了6萬多字!你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你不記得的,數據都會反饋給你。配圖是夏小沫的文案圈的知識星球盤點??吹降娜藭袊@:哇塞!輸出那么多,好多人加入她的星球耶,心里會想一定做的牛,不然不會那么多人加入。
小沫老師的文案里沒有一字提及自己專業,卻讓看到的人覺得她很牛逼,這就是用朋友圈文案在體現自己的實力和專業。
2、思想力:像我們發的干貨類文案就是體現思想力??吹揭徊縿?,讀了一本書,聽到一句話,想起一句名言,看到一個案例,聽了一個真事,經歷一場生活,得出自己的感悟,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思維,這些內容都在體現著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別人可以通過我們發的朋友圈來感知我們的思想是否足夠成熟,認知是否有一定的高度。
還是逛朋友圈看到白鴿兒發了一條:她分享了余英溪老師的一篇文章,然后她在朋友圈文案里推薦了這篇文章,在評論里說: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快樂很重要,可是年輕人不敢談,總感覺自己缺少了做自己喜歡事的資本,但是真的只有取悅了自己,人生才會變得活泛起來~體現了鴿兒的思想力,她比很多人更看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自己有多么重要。
同樣這篇文章,勿忘我也分享了,她的文案是:一口氣讀完了余姐姐寫的這篇文章,從被人鄙視,到別人仰視。一路有笑又有淚,不禁為她的勵志人生鼓掌喝彩。人生是一把尺,刻畫著過去與未來,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掌控不了長度,就去拓展寬度,任何年段,都可追夢。這是勿忘我的感悟:人生掌控不了長度就去拓展寬度,體現了她的思想力。
所以,我們轉發的也好,分享的也好,寫出來的每一條朋友圈文案都在檢驗我們的眼力腦力心力思想力。
3、幸福力:像我們發的生活類文案就是體現幸福力。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際,涉及到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等,在各種角色中穿梭,我們自覺自查,我們努力向上,我們樂意付出,我們心態平和,這些內容的朋友圈就是在向人們傳達了我們是一個有能力讓自己活得快樂和幸福的人!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哪?
這樣的人喜歡用笨拙的眼神看這花花世界,喜歡用一顆天真溫暖的心愛這繁華世間,喜歡時光流淌沉淀下來的真正美好,喜歡用文字細細品味歲月流年帶來的感動與美好!
所以說,專業力、思想力、幸福力在我們的朋友圈缺一不可,且相互促進。整天曬專業久了會讓人覺得我們是一個工作狂;整天曬想法久了會讓人覺得我們是一個嘴巴上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整天曬幸福久了會讓人覺得我們是一個超級自戀的人。專業促進思想和幸福,思想促進專業和幸福,幸福反哺專業和思想。
專業力、思想力、幸福力在我們的朋友圈也可以有所側重的,當我們沒有小沫老師那樣的成績時,我們多曬思想和幸福,當我們沒有那么多思想時,多曬幸福時刻。
向外界塑造一個豐富立體的你,這才是我們說的:我的地盤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