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拼了命的想來到這個城市,這個或許承載著我的夢想和未來的城市。我不在乎它沒有北上廣的繁華,不介意它沒有大理麗江的風情萬種,那時的我是真的深愛這座二線小城,愛它所擁有的一切,一切的美好與不堪。
高考失利的去年夏天,和許多失利的人一樣,悲傷、不甘、自責、頹敗。以為周遭都沒有光,整個人湮沒在宇宙的不知名角落,就如一粒塵,身邊都是塵,黑壓壓的躺著,看不到希望。
后來還是選擇踏進這座城,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漢語言文學,坦然接受現狀,選擇了法學,這個我想都沒有想過的專業。
剛邁進這座城的時候,欣喜和向往溢于言表,那時的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理想,關于世界的旅行。還有顆年輕且熱忱的心,撲通撲通,仿佛又為我的青春添了一把烈火。
其實,與其說我厭棄了這座城,不如說,我厭棄我,這一粒塵。
剛踏進大學的美妙與這座城交織在一起,本應該是一場淋漓盡致的美夢,卻活生生讓我過成了人生的敗筆。
小時候孤僻內向的頑疾是在這里消沒的,卻在事隔經年后的十八歲,舊疾復發,一發不可收拾。我不再有很多朋友,而是徹徹底底地回到了孤單之中,那是真正的孤單,不論是在熱鬧非凡的宿舍,還是在喧囂熱鬧的集體活動中,我都像一個局外人,瞪著眼,木然的看著那些人,忙碌且快樂的走來走去,從我的身邊經過,卻從不曾對我說一聲:“嗨”!
偏偏不如意總是喜歡牽手而來,那段時間是真的倒霉,手機銀行卡錢包輪番著掉,真到了喝口涼水都塞牙的地步,閑暇時間去做兼職,差點進了傳銷組織。最疼愛我的姥姥又生了重病,去醫院看望她的時候渾身插滿了管子,就像電視劇里演的那個樣子。我自己一個人,在回學校的公交車上,淚流不止。
這世間有太多不如意,可是生活還是要繼續。所以我這一粒塵,還是要如同一粒塵一樣,忘情讀書,快樂生活。
后來的境遇慢慢好了點,姥姥的病情也有所好轉,起碼身上的管子少了,可每日依舊要打無數瓶吊針,看的我們這些小輩,心疼不已。
生活像一條湍急的河流,在汛期的時候幾乎不給人喘息的機會,很多人拼命游,卻仍改變不了被它沖到下游的命運,你是,我是,多數人都是。
慢慢地,在一個又一個平凡瑣碎的日子里,我漸漸坦然,不再抱怨不再回首,開始了當下的頹廢,一天到晚不離手機,總是有很多好玩的東西,追劇聽歌打王者,深夜不睡覺,白天不起床。偶爾逃課去圖書館后面的草坪上坐著,靜靜的發呆,任風溫柔或者咆哮的吹,然后陷入一種極端的恐慌與膽怯,那種心情 ,像小孩子吃膩的酒心糖,棄之可惜食而無味。
于是那整個夏天,直至現在的夏天,我就如一粒塵般躲在這座我曾渴慕的城市,惶恐而黯淡。我有時會想,或許有個人能將我從自己為自己設下棋局中解救出來,輕輕撥動一顆棋子,讓外面明媚的陽光照進來。
可是,我更懂得,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將自己困在一個怪圈中,茫然無措,四處張望,找不到出口。唯一能祈求的,是我自己的醒悟。
也是時候該放過自己,這一粒塵。像多年一樣,打開封閉的內心,驀然回首燈火闌珊。
我偶爾離開,永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