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呱呱鳥
曹操低調做人,高調行事,只問大局,不要虛名,還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梟雄人物,非常令人敬佩。
但是歷史上對曹宰相的評價卻是不高,罵他是曹賊的,說他是竊國者,曹操有25個兒子,都從小嚴格要求,教育的不錯。
這些兒子的水平都是可以當皇帝的,最后還是老二曹丕在220年推翻東漢,建立了新的王朝“魏國”。
魏文帝曹丕在位6年,活了40歲。
從這個時候算,漢朝400多年的歷史才算正式結束,從真正意義上進入三國時代,篡權的前戲時間比較長,可能是曹操想把天下統一了再登基,然后再傳給兒子接班。
曹丕應該說是文武兼備,非常有能力,他在任時期平定了青州、徐州的割據勢力,完成了北方統一。
他還平定邊境地區的民族糾紛,打擊鮮卑,注意和匈奴、羌族維持和平,在他執政期間恢復了中央政權對西域的控制。
曹操的大兒子曹昂夭折,曹沖也英年早逝。
因為當時曹操還不是皇帝,所以并沒有太子的概念,應該是選擇王儲,曹操最喜歡的兒子是曹沖。
歷史上流傳著曹沖稱象的故事,整個就是神童出世,這個故事寫進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目的是希望廣大的少年兒童向他學習。
天妒英才,可惜曹沖13歲的時候病死了,否則歷史可能改寫,曹操曾經對曹丕悻悻地感慨,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啊。
競爭出來的孩子有出息。
爹對大兒子說這樣的話,太傷孩子的自尊心,史書記載曹丕也是對這事久久不能忘懷。
他曾經對別人說,幸虧曹沖死了,否則爹爹是不會把王儲之位交給我的,
好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是倍加珍惜的。
現在的富二代、官二代要多向曹丕學習,珍惜來之不易的前輩基礎,別瞎糟蹋。
競爭需要有韌性。
沒有了曹沖,曹丕是否就安全了呢,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親弟弟曹植,曹操曾經設想傳位給他。
曹植這孩子特別有才,又機靈很遭人喜歡,那個時候別人寫七個字的詩詞,他用五個字就表達清楚了。
但是曹植好喝酒,喝酒可能對感情抒發寫東西有好處,但是也耽誤正事兒,駕車闖宮,行軍不利等失誤頻頻發生。
曹植善于做五言詩詞,是歷史上五言詩詞的鼻祖。
著名的七步成詩廣為流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詩詞寫得非常好,但是有學者認為這不一定是曹植寫的,因為沒有找到出處。
有批評家認為曹植的文采奇特,是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文人繼位可能并不好,當皇帝需務實。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繼王位,當時只有29歲,其它的弟弟們就更小了,曹丕稱帝以后還是對曹植不放心,數次徙封。
曹植從此以后處處受限制,這也許是壞事變好事,可以專心專意做學問,心無旁騖一心向善,成為佛性中年男人。
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虛構向洛神求愛的故事,映射自己對美好理想的夢寐追求,特別濃墨重筆地抒發理想破滅的絕望心情。
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曹植不自量力地還想干事。
曹叡和爹一樣,口頭應付,就是不給實權,不斷遷封這個叔叔。
41歲的曹植得了憂郁癥,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