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Face 4》是一本信息量極大的書,每一小節單拎出來都能往下深究出一堆東西??赐旰螅偃タ雌渌换ピO計領域的書時,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原著梗概:
本書的第一部分先闡述了沒有采用目標導向設計的產品存在的缺陷以及目標導向設計的目的和必要性,再講述了目標導向設計的流程,從目標導向設計研究(包括啟動會、文獻綜述、產品/原型和競爭者審核、利益相關者訪談、主題專家訪談、用戶和客戶訪談、用戶觀察/人種學實地研究),到依據研究建立人物模型,豐富基于人物模型的場景以及通過場景定義需求。最后,簡述了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框架設計的流程,包括產品交互框架、視覺設計框架等;并提到了如何實現創造性團隊的協作。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則主要在講述產品在特定設計價值下應有的設計原則,包括概念原則、行為原則和界面原則。
按照個人理解,將書中內容和對應思考整理如下
第一部分:產品的定義與規劃
一、產品定義
產品是什么?這個問題在同一產品的不同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答案。Facebook 的發展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二、用戶界定
用戶是誰,這是產品設計之初必然要自問的問題。
用戶最需要的是什么?
橫向上,用戶在什么樣的使用場景中想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縱向上,過去和現在,用戶的目標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以及在這一發展趨勢下的未來,用戶的目標可能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人物模型
通過調研收集到的數據來建立人物模型,形成用戶畫像
三、用戶需求的挖掘
通過用戶調研、用戶評論(包括競品的用戶評論)等來挖掘用戶需求。
四、產品規劃
產品的發展離不開規劃,規劃之前自然需要了解到各方面的情況。
從自身來講,需要對利益相關者做訪談,包括各個部門負責人對產品的設想、對用戶的看法、預算日程、商業目標、技術機遇和面臨的挑戰等。
從競品的角度來看,需要做競品分析,了解競爭對手的走向。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需要了解行業報告、用戶論壇、播客文章、社會媒體討論話題等,以開展市場研究、用戶調研、競爭性研究、可用性研究和指標,建立產品市場規劃、品牌策略、技術規范和白皮書等。
第二部分:產品設計框架
一、交互框架
- 明確需求及需求下的用戶目標
- 若用戶為了完成該需求需要進行一些操作,則列出為了完成該操作,界面上需要顯示的元素和用戶與之交互的方式
- 出原型圖
- 為原型圖配上說明性文字和圖形指示,形成交互稿
二、視覺設計框架
略(學生時代最討厭看到的詞之一)
三、工業設計框架
略
四、服務設計框架
略
第三部分:產品設計價值與原則
一、產品價值觀
高效解決問題、簡單易懂、使用愉快、內在邏輯清晰、各個模塊融合成一個整體
二、產品概念原則
- 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預見需求,及時通知,有常識,用詞體貼禮貌,有人情味
- 獨占姿態、暫時姿態
- 為中級/主要用戶設計
- 達成”流“的狀態
- 避免負擔,隱喻的使用需要夠明顯,易學習,符合用戶使用習慣
三、產品行為原則
- 數據的輸入、存儲于檢索:格式偏差時能幫忙轉化的就不用提示用戶去修改,自動存儲,關鍵詞搜索、標簽搜索
- 提示與撤銷:進度指示器、聽覺反饋、Hint 提示、撤銷
- 新手引導
- 國際化
- 在線幫助
- 輔助功能
- 視覺設計:品牌色,避免視覺噪音
四、產品界面原則
界面與控件:導航方式、信息展示方式(列表、網格、泳道)、對話框、滾筒控件(日期時間選擇器)、列表控件(能滑動,右邊有滾動條)、Hint、選擇控件(復選框、單選/互斥按鈕)、開關控件
注:該篇文章秉持著“看山是山”的原則…好吧,其實是因為個人經驗和體驗還有限,所以只是梳理了一下框架,并沒有對書中的內容做很多延展性思考。
Sharon
20160809~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