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站在了三十而立的生命長河之中,回顧一路走來點點滴滴,內心一點點在接近能量的端點,站在端點處,生命開始開出一朵朵花,C&B15班迎來了新的一學期:《傳記性自我觀察中的溫妮克特視野》完成一場傳記式的自我觀察。
感謝T帶來了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生命故事:
一個22歲的女孩子,我深深的被這位年輕的女孩子感染著,一個自體發展完整,擁有發達的自戀水平、強悍的技能,又有柔情暖人的一面,這樣的女孩充滿了吸引力,讓人喜歡不已。
關于她的故事,T從兩條路徑展開述說,在這里我用簡單的總結表達我在女孩身上感受到歷程與階段:
@靈性是一種生命的能量
@自我認同的根源在哪里
@心靈手巧
@勢能差
@證明自己獨立
@情感發育,路徑打開
@她啟動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內化了母親的惡,主體的保持
@學習小屋
@一個進程
@告別
@射箭與黃金時代
@開始,另一個時代的到來
@中秋之夜的分享
當我們聆聽一個人的生命故事,或者當我們閱讀一本關于傳記式本書籍的時候,你有否有能力進入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將他人生命之河的故事,結構化,像自己提出思考,融匯生命之中去獲得生命的資源。
人格的發展,考驗自體的發展狀況,是否自在自為,而不會被原始恐懼淹沒和打敗。
生命需要斷乳,告別意味著進入下一個生命階段。
有時候人往往容易虛脫,但是競技狀態和職業狀態的穩步建構起生命的節奏與內核。
先看清自己才能看清別人,否則就會是一種投射。
人生在某個階段,一定要成一次逆襲與硬通過,穿越混亂。
警醒自己為什么會情緒化?
當恨占滿你內心的時候,你就失去了愛的能力,分享是愛的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能夠認識到母親有很多是原始:焦慮、情感、是一種侵犯與束縛,因為很多母親不具備力量,只具備紊亂的能量
一場對《溫尼科特》這本書的感受分享張旭蘭與李仙現場對話:
李仙問張旭蘭:通過這本書你聯系到自己的成長嗎?
張緒蘭:許多地方不舒服,,隱隱影響我的是溫妮克特的關系,與母親的關系和親密關系
是有影響的,虛假自體,過渡性自體,他是暖男嗎?她后面有很多心酸的東西,他和她母親的關系,他和他的妻子,無性的生活,溫暖和包容,客體關系,與母親的關系,只是他很更極端。
張旭蘭問李仙:你看第一遍的時候給你印象最深的什么?第二遍看的時候又有什么體驗?
客體關系也是自己的關系,第一遍的印象,這是我缺乏的,記住了什么?就是客體關系,從我兒子的角度去理解這些詞,理解里面關鍵性的一些詞,保持性的環境,足夠好的母親。
李仙:看第二遍講到的從兒子的角度出發,保持性的空間,足夠好的母親。
分別由小小、陳進、老徐、馬貞團、戚賢、聽完他兩對話后,印象最深的什么?
在這場經常的對話中,馬貞團的一句:“不在場”引起現場的反響,大家都在“不在場”這個點上停留:
@在一個場中,如何進入那個語境?
@在什么語境下思考?
@在這個語境下有誰?
@好奇心是如何困在自己的焦慮中的?是否可以看看別人是想怎么理解的?他為什么會關注這個點呢?
@去聆聽他們的故事,當我們自在的時候,我們可以聆聽別人,百度上的溫尼科特一定沒有離你最近的人講更精彩,也更貼切。
@獨角戲的危害?我們往往在上演了一場獨角戲,離你最近的人越來越遠了。
百度上的溫尼科特一定沒有離你最近的人講更精彩,也更貼切,第一場老T就以傳記性提煉從目錄了解溫尼科特的一生。
引言:從思考的層面回到人類語言的層面上
背景——家事早年生活
寄宿生活———考察第一輪的社會化(從6歲開始),看孩子如何面對社會,老師,人,父母。
第一輪的社會化是完成第一輪的自我建構,是最為重要的,0-3、如果這一級被破壞了,那么,3-6歲,有的孩子6歲,還沒有反應過來,然后又被施加壓力。
劍橋———進大學:情感發育,親密關系的建立,現在是初中就已經開始建立了
醫學院——職業化的,典型的精英式的英國式的教育。
醫院的工作———情感開始絞纏
艾麗斯,泰勒———漂亮,又能干,無性婚姻,開始考慮溫是同性戀?還是性功能障礙?開始考察?
分析與婚姻———溫在尋找母性的補償,卷入太深了,如果與妻子性生活,那么就是亂倫了。
瓊恩.里維埃爾———他的分析師,發生了很多的碰撞,內化了惡的母親,投射內化女性惡的層面。
遇見的第一個女性,投射內化的女性是什么樣的?內化了過分的惡,不能夠有愛的能力去建立有愛的關系。
克萊爾.布里頓———是真正的戀情與戀愛,這本書一直探討到底有沒有性,軀體反應,所有的著作都是在與她一起的時候寫出來的。
梅蘭妮.克萊因———想把溫變成自己的傳人,讓溫分析自己的兒子,溫身上有溫柔的東西,是梅蘭妮給不到的,溫讓梅蘭妮去分析克萊爾
瑪里恩.米爾納
人類與外在現實的接觸———走出自己內部的困境,走向外在的世界。
第一人格:內在人格
第二人格:社會心智人格
第二部分:
退行———對方不滿足你的退行,
馬殊.汗———是否是同性戀
我們分析師想要被吃掉———與來訪者的關系
梅蘭妮克萊因,分析師,現實生活中的敵對者,
真我,假我,以及不溝通的權利———辨識度
更深的旅程———在心靈的層面,心靈的自我探索
女性,男性;存在,行動———不同的生物
客體的使用
結束以及開始
尾聲
不少于一切——自己的感知,自己的主體體驗。
本堂課結束以后,留給自己的思考:
1、22歲女孩的生命歷程進行對比與反觀,如何在自己的生命鼓點上強悍的前行。
2、為什么學習的轉化性應用能力很弱?當選擇讀一本書的時候,是否聯系到自己的成長?
3、T遇見這樣一個人,看她的微信,看她的生命歷程(去共鳴,為什么一個人愿意進入另一個人的生命并去了解她?)
第二場進入《溫尼科特》精微生命歷程的探索中……
這一場關于野性與存在的探索
@笑梅的案例
從執念的消散,想要做電影明星,喜歡心理學,職業道路的規劃
他喪失了原始的野性的能量去歡慶自身的存在(去完成自我的確認)
野性是一種什么樣的能量?
&喪失,原始的野性能量,歡慶,自身存在
瑞麗:喪失,原始,野性力量,自身,存在(只有有涌動的能量就能體驗喪失)
黃菊:喪失,歡慶,(松散,缺少了能量與存在)
菊子:野性,歡慶(扎著兩個辮子,緯度沒有展開,有所回避陰影的力量與能量)
鄭捷:原始,野性,存在,以外的家貓與野性之間的關系(沒有歡慶,對沖的狀態,在自我確認早期階段)
李宛秦:原始,野性,歡慶(舒展的層面、要去面對喪失感,關于喪失的折磨感)
丁柯:野性,力量,(適合現在的狀態)
徐娟:野性的能量,原始,自身的存在,喪失(喪失感沒有出現,做60分的母親)
佩珊:野性,歡慶,存在
秀芳:原始,野性,能量,存在(在自我確認的狀態)
王麗玲:存在,自身,歡慶(心中沒有惡龍)
T:野性與能量:就會有喪失感
完成內在的翻轉,才會有他著
他
喪失
原始
野性
能量
去(這是最重要的自我承諾,應通過,硬,強)包含著信心與自我確認
歡慶(生命是值得歡慶的,你愛自己,才會去愛別人)把自身解放出來才能歡慶
自身的存在(完成自我的確認)
當看到老T分解后,發現我們終于還是在自己的格式與狀態中,完全忽略了他者的存在,一個動詞“去”字,眼前出現一個畫面,一位勇士披肩斬將,翻山越嶺穿越一座座黑夜森林,一道光出現在眼前,對自己會心一笑說:如果沒有這些,那將多么的無趣啊……
最終野性轉化成活力
p9溫妮克特作為人的發展,且作為一個精神分析師思想者的發展,絕大部分依賴他自己身不間斷的自我分析(分析一定要有實干于行動力)
家世與早年生活
女性的身份在維多利亞時代晚期是由丈夫的職業所定義的
p13、1884年才“妻子不須為拒絕回到配偶的家庭而入獄,接著很快就立法移除了丈夫在這種情況下禁閉妻子的權利,因此,妻子不再是丈夫的財產”
溫妮克特的個人成長最終的而社會影響力,是在這種女性思維變動之際發生的
溫妮克特晚年的詩歌《樹》,確切的顯示母親伊麗莎白有抑郁,他對母親的安慰視為自己的任務。
p14他說他很早就斷奶了,因為母親無法忍受哺乳時她自己的興奮幻想與母親的影響,這里他與克萊因發生了分裂,他很不悅,于是他決定走自己的道路
p16即使獲得頒獎榮譽,擁有足以維持舒適生活的財富,他一家人有可能被列入中下階級的家庭兩個姐姐都維持了處女之身,伴隨父母身邊,他們對弟弟在人類心理學領域的貢獻,絲毫不知情,一輩子過著鄉下人的生活
T:會做階層的認同,現在中國在做階級分化,如何進行分化的。
p19他說他有段“混亂的少年時期”,(行為不檢,成績低落的時期)因壞行為促使父親他送離家,可能根源與他自己決定改變行為,想辦法擺脫“太乖”
T:早期的混亂少年時期,你在主動尋找你的快樂那個階段
時代背景特征:如何認識時代背景,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
彭大哥:互聯網,價值觀多元化,尋找,自由,掙扎(顯示自我時代的到來)
張宇:不確定性,快,秩序下的混沌
肖國超:欲望與機遇并存,體系化建立初期,碎片化整合的開始
小熊:缺乏信任,缺乏信仰
(白貓黑貓只要抓到就是好貓,拋棄了信仰,不知為什么而活,自己有點混亂,地溝油,不合格的臨床數據,得不到保障)
張旭蘭:混亂,破結構和重組的時代,有無限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你能承擔多少?(看每個人的自戀發展水平,有更多的自我)
楊超:自由,開放,信息多元化,
小字:迅速發展,解放個性,階層分化,有無限可能
戚賢:混亂充滿機會和希望
李仙:人與人之間隔離
我心中的時代背景:快速發展,資源多,個體化越來越明顯,敢于表達,獲取認同,個人信譽透明化,隔絕,碎片,開放
混亂的少年時代:
老徐:以前有,現在沒有了,關于收保護費,
李秀芳:沒有混亂時代,有迷茫時代,我希望有點混亂時代
張秀英:混亂的中年時期,更年輕的時候談不上,壓抑,都是現象級別的,在外在擠壓下,自己的價值體系混亂,記憶力,衰退,焦慮,隨時都在找鑰匙,分裂,
屬于自體的結構有問題,外力推一下就出來了,看那個讓我混亂的人現在很淡定。
陳進:沒混亂過,少年時代,流行出走,少年時會有兩級擺蕩,我現象是很主流的,矛盾都是我內心的冰海沉船,青春期的情緒激蕩是有的。
張宇:怎么會沒有混亂,你的人生軌跡不像自己認定的,偏離了主航道。我混亂是大學,
大一,數學掛了,物理滿分,很灰心,開始迷戀魔獸,經歷,開荒,辦工會,打副本,管理工會,大三大四開始流行dota,熄燈就斷電,路由接起電,繼續通宵,不出宿舍門吃飯都是叫同學幫忙帶的,對未來沒有任何思考,規劃,預期,在主流上已經崩了,高數掛科與黑戶,
關于自己的混亂時代:初中畢業不聽父母的勸告,打起背包就去讀職高,兩周后轉學,現在回想,當時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的想法,沒有任何的規劃,只想著有熟人照顧,也是熟悉的環境有安全感,隨心所欲,情感發育的不良與沒有職業規劃的迷茫,也沒有建構的能力,情感沒有力量。
p20第一段無性婚姻,兩個姐姐終其一生或許都維持處子之身,無性于反性
借由將他送走,父親展現了對抗過多的母性的行為,他因此感謝父親,父親昂然矗立著制止他,也等著嗜殺,此乃父親角色對一個兒子根本意義。
無性是有很強的壓抑
T:與父母分離不好,很多孩子都有恨意,拒絕成為父親與母親,影響對孩子的認同,形成潛意識的排斥。父親在衰微的時候,孩子以什么去建立的敬畏,正義,震懾?
父親對女兒的冷漠
母親是有很多的原始:焦慮,情感,束縛,是一種侵犯與越界。
P21溫妮克特的母親,女性化的聲音以及無性女性,顯示女性維持在類似奴役的從屬狀態的社會力量之強大。
每個人都對他人進行想象性的建構,誤判與吳斷越突出,想象性就原始。
思考:跟隨著水星平臺的閱讀季+C&B15班的電影季以來,以小組制方式大家聯合完成,現場的互動發言很精彩,看著大家在飛速的成長,我也開始跟隨大家課堂上的每一個問題不發言也寫下自己的觀點與思考:
1、慢慢體會吸收與轉化的之間的這個距離到底是什么?
2、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的鏈接的接口在哪里?
3、混亂時代對一個人有何種影響?
4、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如何更精準的定位人生方向?
5、無性是有很強的壓抑,這樣的壓抑會帶來什么后果?
6、在什么情況下容易造成孩子的幻想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