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大一上學期的時候學校活動很多,有些是集體活動,有些是個人參與的。那是的自己恨不得每個活動都參加,覺的自己渾身都是熱情,新鮮感特別足,朝氣蓬勃。那時也認識了一些非常優秀的學長學姐,心里帶著一絲崇拜,也好羨慕他們,于是自己也極力想成為他們那么棒的人。
中學時代的體系就是坐在位子上學習,大學完全不是這樣,一定要具備一些技能,那時就意識到自己一定要改變。參加活動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于是總是報名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雖然好幾次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也算是一種經歷吧!
到了下學期,一下子就閑下來了。學校社團活動也少了,我也不太愛參加活動了。他們說,都是這樣的,一開始新鮮感,之后就淡了,想放松,做些自己的事。這個學期應該是我最迷茫的時候了吧,找不到目標,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什么。每天按時去上課,吃飯,回到宿舍坐下,發呆,一時間不知道要干嘛。
大一接觸專業課不多,更多的是我們不感興趣的毛概、馬克思、近代史等等,所以學業方面不是很忙。在海上失去了羅盤,失去了方向,每天不知道干什么。身邊很多人也有同樣感覺,這是我們的共性—“迷茫”。
于是每天無非就是刷手機,看劇,逛街,但是我的性格就是這樣矛盾,一邊這樣做著,一邊自責感到不安。
? ? ? ? ? ? ? ? ? ? ? ? ? ? ? ? ? ?
到了大二了,慢慢專業課接觸多了,由于是學財務方面的,需要考的證書很多。很多證書大二就可以考了,大一下學期迷茫,現在一下子找到了目標,心里特別踏實。
由于剛剛考的證書都比較簡單,上學期就把會計從業證,計算機二級和英語二級考完了。慶幸的是我大一利用寒暑假把駕照考過了,雖然過程有些艱難,但還好是過了。
而下學期,也是目標很明確,但是由于上學期考的太過于順利,以為自己稍加看一下書便可過。(也不知道當時哪來的勇氣)所以初級證考前半個月還去武漢游玩了幾天。回來后接著看書,但由于這個證難度遠遠超過會計初級證,書也更厚,很多還沒看完,就考試了,當時有些忐忑,帶著好好做一下題說不定能過的心理去考。
成績出來后,一門差7分,一門只差一分,甚是后悔。心里有好多個如果:如果我不去武漢旅游,就不定就可以過,如果我晚上加點班,說不定就可以過,如果……但是,沒有如果。接下來是六級考試,由于離考試時間很近,復習時間短,加上那時候與期末時間很接近,就抱著過不過無所謂的態度去考了。
結果當然是沒過,雖說付出不一定有收獲,但是不努力不付出一定沒有收獲。這個學期一個目標都沒完成,特別懊惱,同一個證真心不想來第二次,耽誤太多時間。但這都是我自找的。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到了大三,一定要好好看書,把證確保過了,不能抱著僥幸的心態。我身上從來就沒有發生過僥幸成功的案例,所以,還是踏踏實實的吧。
我也收斂了自己急于求成的性格,想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不可能。想一個學期考過那么難的證書要付出更多,可是自己又愛玩,做不到。玩多了心里會不安,必須做點什么,但是做久了,又感覺干嘛對自己這樣,要對自己好點,去犒勞自己。就這樣循環,我每當處于正軌了,離目標更近了,自己又離遠了。
大三上學期目標就只有一個證:六級。這學期給自己定下了計劃,每天做到。果然,有準備的考試就是那么胸有成竹,很順利過了。
大三下學期前一個半月在看考研的書,之后一個月專攻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最后也如意過了。沒有向以前一樣心浮氣躁,總想著出去旅游之類的,這次,是一心想考過,免得留到以后就麻煩了,要做一次性就過,越拖到最后越沒有當初那種勁。
一下子就到了大三下學期了,想想以前大一很多次場合別人問我大幾,我說大一,然而大三和大四的學長學姐都投來羨慕:才大一,多好啊,還有好多事可以選擇去做,而我們都大三大四了,很多成定局了。那時聽了這話,對他們笑笑,心里也好慶幸:多好啊,我還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歡的事一定要把大學過成我想要的!如今,想想,這三年不后悔,很多事情已經做到,很開心,只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遺憾的事。我也不例外,這個學期思想轉變挺大,意識到自己的想法追不上時代的變化,總在想能再早點知道這些就好了。
? ? ? ? ? ? ? ? ? ? ? ? ? ? ? ? ? ?
前段時間微博上把93年的劃分為中年,My God!(大寫的吃驚)原來我們都到了中年危機,可把一群人嚇壞了。不過的確,同時也說明了我們已不再年輕很多零零后都出來混了,上次在微博上看到很多98,99年的自稱老阿姨,叫我們這些更大的人情何以堪。現在都流行什么“小鮮肉”,年輕就是本錢啊!
但同時年輕也意味著一無所有,沒房沒車沒存款,有的就是機會和挑戰嘗試的勇氣。心中時不時有種慌亂,覺的比比自己年輕的人比自己更優秀,比自己擁有更多,而自己沒做出什么成績來。
但想一想,時間對每個人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平等地擁有年輕的權利。
沒有人能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著。
要說永遠年輕,那是不可能,但可以保持一種“初學者的心態”。我的一位比我大很多的表姐,兩個孩子的媽媽,和姐夫開了一家餐館,每天生意很忙。每天還堅持讀英語,盡管沒時間,哪怕背幾個單詞也好。到她店里玩時,還會跟我們一些大學生探討英語問題,很是好學。我問她為什么想著學英語,她說:“以前沒好好學,現在早就忘光了,我現在挺喜歡英語的,想重新學習英語。”
學習不分年齡不分環境,能保持一顆初學者的心,這是多么可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