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的后山上有一棵老桃樹,每年春雨一起,便開滿一樹粉花,全樹多不見葉子,粉嫩的花瓣在深棕色的枝丫上一顫一顫的,東風吹來,便紛紛擾擾地落了一地。
十二歲的慕青還不懂傷春悲秋,她喜歡這棵古樹,喜歡那些粉嫩嬌弱的花兒,但她說不清楚那種感覺,說不清為什么看到那滿滿一樹的粉花,內心有股異樣的感覺涌上心頭,她還不懂有些情緒叫做少女的心事。
其實慕青最不喜歡春天,惱人的細雨整日不停,石板小巷的青苔瘋長,一不小心就蔓延到腳底下,到處滑溜溜的,稍不留神就要摔個狗吃屎。
所以,對于喜歡到處野,滿山坡瘋跑的她來說,這確實是不惹人喜愛的季節。
文濤不一樣,他喜歡春天,喜歡萬物復蘇,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地,喜歡看小草在一夜間鉆出地面,悄悄把大地染綠的境況。
文濤是村子里公認的乖孩子,書念得很好,長慕青兩歲,他家跟慕青家就隔著一條巷子。每當傍晚,他在臨窗的桌子上寫功課,總能聽到慕青奶奶罵罵咧咧地念叨慕青到處野不回家吃飯,有時候還會聽到類似“你看人家文濤,不僅聽話,書還念得那么好”的話。
文濤不怎么喜歡慕青,他覺得慕青也不喜歡他,因為慕青總愛捉弄他,不是把小老鼠放進他書包,就是在他的書本中夾死蟑螂,他想不明白她怎么那么多整人的小把戲,也不明白為什么每次期末考她的分數總是個位數,有時候他覺得這個小妹妹傻,偏偏整人的時候她又是個機靈鬼。
慕青確實不喜歡文濤,跟個書呆子一樣木訥,每天只顧著寫作業,做練習題,無趣透頂的男生。她喜歡整他,喜歡看他氣急敗壞又啞口無言的樣子,每次都讓她覺得大快人心。
春季開學的第一天,慕青穿著新發的校服興沖沖往家里跑,經過后山的時候看見滿滿一樹盛放的桃花,那粉粉嫩嫩的美,鮮嫩中帶著脆弱,輕而易舉地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站在樹下,滿眼滿樹的桃紅,那一瞬間似乎有什么東西從那些美麗的花瓣流進她的心里,她的心里充斥這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是感動是震撼還是純粹的欣賞,她說不清,但又似乎在那一瞬間受到了某種啟發。
少女在一夜中成長,像是那些沐浴在和風細雨中的小草,悄悄地,迅速地。她不再喜歡卷著褲腿到河邊摸小蝦,不再喜歡爬到樹上掏鳥蛋,她甚至不再跟她的好兄弟們一起玩彈珠。
不知道為什么,她突然在意自己的外貌,開始關注自己的皮膚,也不再把衣服搞得臟兮兮,出門的時候總是用洗衣粉把白球鞋刷了又刷,辮子也整齊在腦袋后面編好。
她甚至悄悄關注起文濤來。那是一個照例的陰雨天,她幫奶奶到后山的菜園子摘菜,回來的時候遠遠看見文濤坐在桃樹下,他穿一身干凈的校服,正低著頭看書。輕輕軟軟的花瓣隨風飄落,撒了他一身,他沒有伸手去撥,而是輕揚起頭,閉著眼,像是承接那花兒的吻。
那神態,那畫面,久久留在慕青的心中,她好像第一次認識這個男孩子,第一次發現他原來是這樣的他,第一次發現一個男孩子竟可以美得如畫,絲毫不讓人厭惡。
慕青開始躲文濤。遠遠看見他來,她便快步縮到墻壁后面,看到他走遠了,才敢伸出頭來,心臟卻患病似的撲通撲通跳個不停。沒有人告訴她為什么會這樣子,為什么她要躲一個她討厭的高年級男生。
春天很快接近尾聲,桃花慢慢謝了,花瓣漸漸失去水分,不再飽滿盈澤,芬芬從花蕾脫落,被行人碾碎在土里。慕青心里有點著急,她不知道自己在急什么,心里堵堵的,快樂的時候會莫名憂愁,憂愁的時候又似乎藏著某種甜蜜。
她越來越不愛出門,更喜歡一個人呆在自己的房間,不喜歡家里總是人來人往,鬧哄哄的讓她有點無所適從。每天傍晚她總是趁著收衣服在天臺逗留,不著痕跡地觀察文濤,有時候他靜靜看書,有時候他抓耳撓腮地寫功課,有時候他剛打完球,光著膀子在窗臺乘涼……
不知道為什么,慕青總覺得文濤跟她心靈相通,總覺得文濤能感覺到她的目光,感受到她的心意。
文濤其實不知道,他只是覺得最近耳邊突然安靜了些,做功課的時候很少聽到慕青奶奶罵人的絮叨聲,也很少聽到領居家鬧哄哄的玩鬧聲。他有點不習慣,好像最近也很少看見慕青,那個總是走到他面前做個鬼臉,扔他一把野草撒腿就跑的小妹妹。
他最近功課慢慢多起來,要準備中考,各科的功課像大山一樣壓下來,讓向來游刃有余的他也顯得有點吃力了。
他根本沒有時間關注到鄰居家小妹妹的變化,他每天忙亂地寫功課,看各種備考資料,腦子漲漲呼呼的,每日黃昏散步時間也被迫停止了。
天慢慢暖和起來,桃樹上結著小小的青果,指頭大小,藏在濃密的綠葉中,不像花兒那樣張揚,它們好像想盡量把自己藏起來,能安靜順利成長。
慕青喜歡到后山走走,黃昏時分,夕陽灑在山路上,野草散發著陽光遺留的氣味,路旁夏蟲呢噥,滿是初夏的氣息。
她越來越少見到文濤,他總是匆忙進出,釘在窗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其實她自己也開始忙起來了,準備小考,要上初中。
如果知道后來他們會毫無預兆地丟失彼此,她一定會跟文濤說些什么,比如說那天你在桃樹下看書,我覺得你很好看。比如你每天那么喜歡看書,看的是什么書呢?比如我并不是討厭你,惡作劇,只是想跟你玩兒而已。
很多話,她沒想到自己會沒有機會說,她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文濤莫名消失在她的生命中。他升高中,搬家,然后徹底消失。那些關于童年的種種片段,有時候在腦海閃現,就像夢一般,有種不知真假的感覺。
后山的桃花每年依約盛放,燦爛如昔。孩子也一天天成長,慕青慢慢懂得,她會失去一些東西,一些很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