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十:謀篇

1.序

謀篇是鬼谷子中的第十個篇章,緊隨權篇之后,屬于權篇的姊妹篇章。

謀是權謀的意思,權篇講的是游說,謀篇講的是獻謀的內容,所獻謀的對象是需要游說的君主。

本篇從謀劃前的準備,謀劃的對象,計謀的方法,計謀的原則以及計謀的道德底線幾個方面來闡述。本篇非常注重“因論”,這與老子的“道”有類似之處。除此之外,本篇更加注重從實際情況出發來看問題,并更加看中人所起到的作用。

古為今用的話,可以把出謀的對象縮小為公司或者集團的級別,所謂謀略可以縮小了來使用,并且這種謀略的思想對我們處理問題具有指導和參考作用。

2.體

在計謀之前,需要先對計謀的對象做全面的了解,所謂知彼。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問題的原因有所研究,有了這些準備,才能夠更好的出謀劃策。

“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的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雍,始于古人之所從?!?/blockquote>

計謀能夠成功的先決條件是,雙方要有共同的利益,這樣的話,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基于這個前提條件,才能夠指定更好的計謀。

“故同情而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宜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異同之分也?!?/blockquote>

而對于計謀的人,需要先明白他是什么樣子的人,具有什么特點,看中的是什么東西,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有針對性的對他采用有效的手段。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于數,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故為強者,積于弱也;為直者,基于曲也;有余者,基于不足也。此其道數行也。”

凡是能夠通過方式,方法,最終使得對方為我所用,便是計謀。文中對不同的場景給出了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正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blockquote>

關于計謀的使用,要盡量隱蔽,知道之人越少越好;對于計謀的使用,奇謀要遠遠勝于遵守常道;給人出謀劃策,需要給到他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樣才能事倍功半。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人言私?!?/blockquote>
“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于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也?!?/blockquote>

計謀的關鍵在于主動權和控制權,如果能夠很好的掌握計謀的人或事,是必會成功。而這些的前提,有兩個因素尤為重要,一個是順應規律,一個是重視智慧。

“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于人。制人者,握權也;見制于人者,致命也。故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blockquote>

關于計謀的運用,也是有底線的,不能失去底線,因為一旦失去底線不擇手段的話,很難讓別人信服,會導致得小利而失大利。

“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與此之義,則可與語。由能得此,則可與谷遠近之誘?!?/blockquote>

3.結

灰子曰:

謀者,策也!謀之者,需知彼之所求,彼之所境,然后順其意,謀其事。

私而密之,隱而藏之,量其謀,出奇策,方能成其大事。

謀士者,有所為,有所不為,謀之忠信仁義者,方能成其大義,不為名聲所累。

(灰子:二零一七年七月十四日作于上海)

目錄

上一篇:《鬼谷子》-權篇

下一篇:《鬼谷子》-決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擁,始...
    商未央閱讀 432評論 0 0
  • 我是灰, 黑與白之間模糊的分界。 我同B之間,連我自己都無法定義。我們倒底是戀人還是朋友,我解釋不清。從一開始,這...
    乃又皿乃又皿閱讀 247評論 0 0
  • 未留繁音未余痕,此生難踏此間門。 浮生四載緣聚散,行云百轉皆浮沉。
    凡塵一葉閱讀 226評論 2 7
  • 感恩今天又閑了一整天,擔憂焦慮,就開始療愈清理,因為我知道,沒有什么是錯的,都是應該發生的。謝謝真我的安排,謝謝,...
    李馨蘭閱讀 137評論 0 0
  • 大個的蘋果??一次吃不了,于是,漸漸養成了習慣,經常和媽媽分開吃。漸漸的媽媽吃水果時,也會下意識的問一句,要不要一起...
    康查舒閱讀 156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