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的突兀總是在寂靜中凸顯端倪,兒時的陰影常常在困境中尤顯阻力,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也正發生在你我身邊,也許你我都正在經歷,抑或你我曾經經歷過類似的情景。
?我昨晚聽一個朋友講述小趙的親歷,在一周前小趙戀愛了,這本來是一個值得慶祝的事情,卻在昨天和女朋友鬧別扭了。這次戀愛遇到一個很好的女孩,女孩很在乎他,在朋友面前給足他面子,許許多多的小事也都為他考慮,這是一個多么幸福的男生,但民間有語云,男人越寵越犯賤,小趙很享受被愛的感覺,因為可以無憂無慮的享受女孩帶給的快樂與驚喜,但不斷的索取使得女孩身心疲憊。在昨天晚上二人牽手情人破時,一切都變了,男孩以為女孩足夠愛她,可以為他付出一切,也應該為他付出一切,于是動手動腳,動作輕浮,語言拙劣,壓抑的女孩終于爆發了,而男孩依舊沉浸在過去的索取中難以自拔。
?這次之后,女孩依舊約男孩出來,卻完全變了感覺,而男孩似乎并不認為一切都在悄悄的發生著改變,而是一如既往的想要索取女孩的愛,卻漸漸不如意了。見男孩如此對自己漠視,女孩終于忍不住在一個早晨找到男孩,我們出去聊聊好不好?男孩依舊漫不經心的隨女孩而去,看著女孩發怒的指責自己,男孩不知所措,只是冠冕的解釋了幾句,以為這都是小事,一會兒就過去了。就這樣子,男孩和女孩不愉快的度過了一天,女孩覺得以前我認識的男孩是很優秀的,也許我再給他一個機會他會醒悟吧!便壓抑自己的內心怒火,平復自己的傷痕,讓自己用稍微平緩的心態和男孩傾訴,內心默默的期待著男孩能夠明白自己的不愉快,能夠給自己足夠的關心和愛護,然一切都只是女孩一廂情愿,男孩根本沒有將這些事情當成問題,需要解決,相反男孩把一切都看成風景,隨著腳步往前會一點點恩慢慢消失不見。
? 昨日女孩又一次約了男孩,一心想說清楚這事情,想看到男孩能夠有所改變,也許不為自己,也應該考慮這幾日自己真心付出的愛,他們漫步校園,不知不覺便走到了他們第一次暢聊的地方,也是女孩最喜歡的校園一角。在這里女孩再次提及那些事情,便詢問男孩道,你愛我有幾分?你了解我有幾分?你關心我有幾分?你為什么不尊重我?你是不是根本不喜歡我?我們分手吧!男孩沉默著,寡言道,我是喜歡你的,我覺得你對我很好,我很喜歡你對我好……。
?女孩看著男孩略帶幾分忠誠便不斷去壓抑自己的憤怒,讓自己能平復著接受男孩的心情。但回到寢室,男孩對女孩依舊冷漠,女孩撥通了電話卻無人接聽,發過去的短信也石沉大海,下午女孩又一次約了男孩出來,男孩此時卻相當配合的準時赴約。女孩看著男孩說道,我們找個教室好好談談好不好?男生也隨了女生的想法。
?教室左側的窗檐略高于教室外的過道,窗邊依稀攢動著來來往往的人頭。男孩和女孩安靜的在教室里坐著,女孩打破了凝重的氣氛道你打算怎么辦?你要不要去詢問一下別人的意見?男孩一直沉默著,只是偶爾有的沒的附和著我不知道怎么辦?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聽到如此不負責的言論,女孩愈發急躁,心里掀起千層浪,我為你付出如此的多,你居然對我如此不負責,還如此逃避責任,便呵斥到我對你太失望了,都怪自己太過單純,看錯你了。女孩繼續說道那我們分手吧?男孩轉過頭看了女孩一眼,堅決和失望不滿了女孩的臉,臉頰線間隱約可見的全是悲傷的神情。男孩在一旁趴在桌子上,用手狠狠的擦拭了一下臉蛋,也許還在心里拾掇了一番,哽噎的說道我想和你走下去。女孩輕輕轉過頭反問道你為什么想和我走下去?你想要的我給不了你?如果你是擔心我會給其他人說三道四,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我不會的,我會給他們說你的好,頂多我們在一起商量一個適當的借口,你放心吧!男孩繼續趴在桌子上,用手輕輕的捂著臉,心里拾掇了許久才說出三個字,歸屬感,對你能給我我所需要的歸屬感。如若不是女孩性格甚佳,不知又是何番天地,也許就會再譜寫一個悲傷的故事。
?如此類似的情況在男孩身上已是常見,以前無論是戀愛還是工作、學習中遇到一些突發的事情男孩也會如此,我記得在我們一起上學時男孩在座位上常常能為我帶來難題的滿意解答,然而換一個視角,老師突兀的抽問男孩,男孩能夠回答的概率幾乎是零。同樣在工作中男孩在平時表現很優異,但是在一次次突發事件卻變得很白癡,比如在一次公司新年聚會中,突然因為自己負責版塊出現問題,周圍的人七嘴八舌的說著,他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按理說以男孩的能力這樣的小事是很容易解決的卻解決不了了?原因何在?其實他有在想如何去解決,有時也能想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只是此時的他會完全喪失表述的能力,即使想到好的方法也是徒勞,因為只有他自己會知道,他根本無法和別人分享,當然如果氣氛緩和的時候他還能記得當初的想法自當另說。說及此,我想這樣的情況真的僅僅只存在于男孩身上,還有許多人也都存在著這樣子的情況。我認真的思索了好久,結合我對于男孩的了解,我得出大膽的推測。民間常說三歲看大,心理學專家則認為成年人產生那種不正常的行為或反應,究其原因很可能在于小時候的經歷。我想了想男孩的小時后,那是一個不存在童年時光的年代,小時后只有上學和勞動兩種狀態,但這樣的生活似乎與這樣的心態無關。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資源,那會不會是因為家里的教育不得當?我仔細剖析了男孩家庭,總而括之,父母不和,母親強勢。小時候男孩常常因做錯事而被母親責罵,甚至責打,男孩時常會去解釋,而母親總是憤怒的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根本不會聽男孩的解釋,每次解釋換來的不過是更多的責罰。
?我想我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了,男孩因為小時候的壓迫,對于緊張的,高壓的環境產生了一種不解釋免疫,久而久之便演變成了遇到此類情況想到啥也不會說出來,沒事選擇默默的承受誤解。所以筆者認為在父母強勢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難免會因為壓迫而產生心理缺陷,在此愿天下父母多為孩子考慮,多與孩子溝通,而不是通過暴力去征服壓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