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狂沙始到金
——陳家灣中心校2010年暑期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 ? ? ? ? ? ? ? ? ? ? ? ? ? ? 陳家灣中學? ? 趙倩
暑期26號至29號四天我有幸參加了陳家灣中心校教師培訓,由衷感謝中心校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在培訓中我們聆聽了專家的精彩講座,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撥云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理論的應用水平與教學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此次培訓中,通過認真聆聽許多專家的的報告,我感觸多多,體會多多,收益多多,思考多多。
一、明確了師德的重要性
教育部長周濟指出:“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說的都是為師者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教師素質的高低又直接決定著培養人才素質的高低;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決定著教育事業發展的成敗。康繼明老師從教育理論和教學管理生動的教學事例中讓我更加地體會到良好的師德是立身之本、為師之魂、育人之需,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就能融會貫通的,需要自己的認真鉆研和日積月累,但要成為一名好老師,首先必備的一個條件就是具有良好的師德。學生是社會中最活躍又最困惑的群體,他們具有極強的模仿性。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出于對榜樣者的欣賞、喜愛或崇拜,自覺主動地去仿效榜樣的行為,或者在不知不覺中趨同于榜樣的行為,而且模仿的內容可能是他人的外部特征和行為方式,如儀表、風度、言談、舉止、衣著、發型等,還可能是他人的內在特征,如思想觀念、興趣愛好、氣質、性格、修養、追求目標、個人傾向以及行為風格等。學生模仿的對象,除了同輩群體,更多的是老師,老師愛學生,老師有崇高的道德、有豐富的學識,有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就能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就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愛其師,然后信其道,尊其師,然后信其道。以愛為基礎,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才會事半功倍。
二、指明了語文教學的方向
劉杰明老師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把語文教學歸納為八個字:“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積累語言即多讀,運用語言即多寫。劉老師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更為難得的是我們還有幸聆聽了劉老師聲情并茂地范讀朱自清先生的《春》、陳毅的《梅嶺三章》以及自己給學生寫得下水作文《永久的懷念》。《永久的懷念》是劉老師教學生仿寫課文《我的老師》時自己寫得一篇以情感人,聲淚俱下的下水作文,劉老師精彩的朗讀與寫作令人拍案叫絕,讓我們深深感覺到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意無極限。講座中劉老師對中外的教育現狀發表獨到的見解,讓大家大開眼界,備受鼓舞。在談到詩歌時,句句經典,字字精髓,他讓我們知道讀書的目的,明白寫作的真諦,他說“13歲以前的語文是種子的語文,是經典的語文,是記憶的語文,是讓孩子終身反縐的語文,是為人生奠基的語文。學好語文滿堂紅!”說得多好啊,他能用心靈去感悟世界、感悟人性,是真正的大家。他的講座,他的大家風范都讓我們非常欣賞。
三、讀書學習永無止境
聽專家滔滔不絕、揮灑自如地演講,心中十分嘆服。嘆服他們的口才,嘆服他們的自信,嘆服他們的敏銳,嘆服他們的淵博。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專家都走著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地讀書學習,朝朝如此,暮暮如此,年年歲歲,日復一日,永不停息,永無止境。讀書學習已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了他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也許窮我一生也未必能成為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真的到了那個境界,誰還會在乎“專家”的頭銜呢?
四、淘我們需要的寶
對我們來說,每位專家都是一座豐富的寶藏。作為一線的初中語文老師,我們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每個人又身在不同的學校,面對不同的學生,因而專家們的新潮觀念、精妙方法甚至包括我們手頭案前五花八門的教學參考書等不一定適合我們每個人,這就要求我們用心研究分析,對照自己的實際,為我所用,淘我們需要的寶。切不可機械搬用、模仿,那定會無所適從甚至適得其反的。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以一句話來要求自己:語文教師要善于獨樹一幟,不能只做教學參考書的代言人!同樣對于杜郎口中學、洋思中學等許多揚名海內外的名校,他們先進獨特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等我們也應該學其精髓,而不只是圖其形式。究其本質,他們的模式無非也都是在貫徹著新課改的方針,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去主動學習。
為期四天的培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一樣東西悄悄地產生了,那就是我們的夢想!在四天的培訓中我感受著新課程理念的和風,沐浴著新課程改革的陽光,懂得了要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就要讓孩子們多讀書,多寫作。讓孩子們在“國學經典”,“詩歌經典”,“中外文學經典”的引領下飛揚。我非常清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并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有目的地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明白了,沒有深厚的積淀,長期的浸沉,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何來縱橫捭闔,駕輕就熟?
體會是可以記錄的,但心靈的感受可能是無法言語的,只有自己的經歷,才會有認識上的提高。這次培訓,使我感受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啟迪,更感受到了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讓我意識到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應有廣闊的知識,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
? ? ? ? ? ? ? ? ? ? ? ? ? ? ? ? ? ? ? ? 20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