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今年的秋雨來得比以往早,整個校園都是濕漉漉的,涼爽的微風,干凈的空氣,其間彌漫的水汽是那般清新與熟悉。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南方的人,下雨是最平常不過的天氣,我們像水里的魚,喜歡雨水,熱愛下雨,沒有雨水的滋潤,會讓我們焦躁,找不到最快樂的自己。
下雨,是四季分明的北方并不多見的天氣。北方干燥,下雨分時候,一般七八月暴雨,十月秋雨。每次看著從天而落的雨水,聽著嘀嗒的雨聲,總覺得缺點什么,那缺少的東西到底什么呢?對比一番,我發現,它沒有故鄉的雨來得氣勢磅礴,直接了當。總是醞釀一番,烏云密布,雷聲大作,最后只看見零星雨滴從天緩緩而落。
我的家鄉是一個喜好下雨的城市,一年四季都會下雨。下雨,貫穿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每一段故事,從下雨天開始。
我喜歡暴雨,喜歡它的直接了當,勢不可擋。南方最爽快的特征便是大雨說下就下,無需任何前期醞釀準備,正如此,與暴雨生活19年的我,自然秉承它的優良傳統。
我喜歡下雨時的清新感,那是童年的回憶,小學時代是最幸福的時間維度。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回到農村——外婆家,度過漫長的假期。
暑假是全年最酷熱的季節,這時的雨水脾氣自然最火爆,說一不二,傾盆大雨,說來就來。大雨完整重刷炎熱大地每一個角落,帶走暑氣,洗刷萬物,不留下一絲灰塵,一切重新來過。煥然一新的空氣帶來愉快心情。
寒假是全年最寒冷的季節,這時的雨水脾氣最為溫和,它總是循環漸進,緩慢帶來洗滌,陰涼的空氣,濕冷的風,為冬雨增添絲絲寒冷,令人畏懼。
下雨天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每年兩次的農村生活讓我自小與外婆建立深厚的情感紐帶,雨天是最好的見證。每到下雨天,外婆總會放下田里的活,留在家里,釀米酒,做米粉囊,陪我聊天,講著媽媽舅舅小時候的故事。
雨水帶來滋潤與泥垢,農村沒有城市那般成熟的排水系統,排不走的水,積攢在庭院里,形成水泥垢。每次看著雨后的庭院,水位總有半米深,久久不退。每到這時候,外婆總會穿著雨鞋,踏入深深的水泥垢中,一腳一步,在水里伸手慢慢地尋找著那個自制排水口,打開它,放水歸田。跟著出口流走的雨水是緩急的,沒有停留。細水長流,最終走進大樹的根系,帶來濕潤。這是童年記憶片段,也是下雨天的印象。
外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人之一,穿著雨鞋的背影,是下雨天的畫面,從小刻印在心中。濃濃的水汽讓我感到熟悉,那是小時候與外婆的歡笑聲。
下雨天,我熟悉的天氣,讓北上求學的我感受到歸屬感,熟悉的濕氣,總是勾起我對家鄉的懷念,與外婆一同生活的美好回憶。家鄉的天喜歡下雨,而我作為一個在下雨天長大的孩子,自然喜歡那個舒適沁人的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