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鄭小喵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
或許很多作者都跟我一樣,天天有意無意的打開自己的簡書,看一看今天發表的文章有沒有被各大專題收錄,關注量喜歡量有沒有增加。
在這個信息量爆炸的時代,簡書上的熱門文章更新速度也很快,日更的爆文幾乎也持續不了太長時間。
每天翻看簡書,每天絞盡腦汁設計自己的文章,每天心急如焚的想要創造佳作,卻一次次的陷入思想的泥淖中。
所以,我愿意停下腳步仔細斟酌,只為下一次更好的出發。
對于我最近為什么寫不出爆文?事出有因,原因有五:
一、分析——實質重于形式
⒈分析專題
很多作者在寫文章時,總是有感而發,因為靈感這東西也真的很奇妙,說來就來,勢不可擋。
只是,很多時候,當我們憑著自己的靈感創作完成之時,驚喜之外,更多的也許是困惑——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寫的這篇文章符合哪些專題的要求,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這篇文章該投哪些專題,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認為還不錯的文章會不會被收錄。
對于這種現象呢,我們在創作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各大專題。
就拿“談談情,說說愛”專題來說,主要是以美好浪漫的愛情故事為主,可能有些讀者寫出的愛情故事結局是個悲劇,但只要出發點是好的,能觸動人心,不要給讀者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愛情故事類文章就很有可能被收錄。
而“世間事”專題,更注重的是故事敘述,而故事必須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果文章里的故事只是一帶而過,或者分成很多很多小故事,可能就不符合這個專題的“故事性強”這個要求了,拒稿自然無可厚非。
對于“想法”專題,可能需要作者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一件事或一個觀點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要有具有說服力的論據來論證觀點,主要以作者的思維表演為主。
其他專題也有固定的中心和重點,想要寫出好的文章,不妨自己先分析一下各個專題。
雖然靈感很重要,但與其面對好文章沒有恰當的專題收錄,還不如先立意,然后再尋找靈感,這樣才不會碰到好文章卻不知道投哪些專題的尷尬局面。
⒉分析讀者
來到簡書的讀者,職業很廣泛,有學生,教師,醫生,商人,建筑師,攝影師,普通勞動者等等。
年齡卻很集中,大多讀者都是中學生到四五十歲的青年人,對于小學生或者年齡更大的讀者畢竟也是少數。
所以我們在寫文時,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很多年輕人都急功近利,所以有很多爆文中藏著價值不菲的干貨,如果你在某一領域有自己的專業理論,而這些專業知識實則干貨,一篇佳作供上。
在如今這個愛情像個奢飾品的時代,很多人最后都妥協了現實,敗給了距離,而這種大眾或缺的東西,才是更好的切入點,所以有些作者抓住這一特點,寫唯美浪漫的中學時代的愛情,寫進入社會后物質腐蝕的愛情悲劇,寫相濡以沫人人羨慕的白頭偕老愛情,自然在這個專題有了自己的專攻之處。
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各種忙,所以關于迷茫也成了大學生必須考慮的問題,其實關于大學專題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而很多作者卻空灌雞湯,實則沒有多大用處,所以有很多專題也明確備注“拒絕空灌雞湯”。
我們要寫文,一定是寫大家喜聞樂見的,寫眾多讀者關注的話題,這樣才能用文字吸引來很多的讀者,這樣創造出來的作品才可能被引爆。
⒊自己擅長
比起沒有固定的寫作專題,只憑靈感寫文,或者是只寫隨筆,寫自己經歷的故事,還不如發現自己所擅長的方面,然后傾盡所有發揮所長。
有的作者喜歡幻想,腦海中經常能構造出很多浪漫的故事情節,不妨駐足于愛情專題,創作很多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把愛情這個專題寫到極致,也算有所成就。
有的作者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強,遇到很多問題不是慌慌張張的找別人幫忙,而是喜歡自己一個人思考,而且對于許多書籍或是其他讀物里的內容,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敢于批判,敢于持懷疑的態度,那不妨專攻思考專題。
很多剛來簡書的寫作小白,往往只是寫隨筆,沒有固定的寫作模板,沒有固定的寫作專題,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種類的文章,或者自己擅長哪方面的創作。
多嘗試寫各類文章固然是好事,但不能三年五載都在瞎忙,我們要在創作中找到自己的專長,發現自己的所好,才能深入其中,駐扎成營。
簡書不僅僅是一個創作的平臺,能滿足大多寫作愛好者的寫作之夢,還能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并且不斷尋找更好的自己,以前我并不喜歡獨立思考,但來到這里,我愛上了思考,并投其所好,堅持創作。
二、輸入——眼界決定境界
⒈多經歷
我們總會發現,往往有故事的人面對一張白紙才有話可說。
如果讓一個小學生寫一篇關于愛情的文章,他肯定不會寫,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愛情。
如果讓未出過國的學生寫北美的風俗或風景,他或許會收集很多資料,但那樣寫出的東西未免也太缺乏人情味兒,因為他根本沒經歷過,根本寫不出真情實感。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可能有的人經歷比較多,見識比較廣,寫出來的東西也就有深度和內涵。
而像我這種職場小白的,更應該多經歷一些,做做兼職也算經歷,起碼能學到很多東西,讓你有話可說。
更好的辦法其實是去旅行,在旅行途中,你會遇見更多有趣的人,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你不知道下一秒誰將會成為你故事里的主角,也不會知道你會被誰記憶,又會被誰不經意間提起。
總之,多經歷,多感悟,才能增長見識,讓你的思維別具一格,把你的思想進化到另一層面。
⒉多讀書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話不無道理。
只有源源不斷的輸入,才能波濤奔涌的輸出。
我們要想寫出更多有思想的東西,不妨先沉下心來多讀幾本書,或許從書中我們可以借鑒到作者的靈感。
現在的信息泛濫,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篩選讀物,也很少能有人沉淀下來好好品讀經典。
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追求“速成”,只是一味地心急如焚,卻沒有不間斷的吸收,又怎么會有創作的素材。
試想,如果我們只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房間里,不接觸外面的任何人和事,不接收外面的新信息,我們將與社會脫軌,又怎么可能會產生靈感。
書能幫我們打開另一片天空,讓我們看到腳步暫時無法抵達的地方。
而讀一本好書,在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的同時,更如與一位高尚的人談心,其樂無窮。
所以,不斷地輸入,不斷地吸收,不斷地沉淀,才能更好的創作。
⒊多記錄
一個人的氣質里,藏著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為什么很多美食愛好者能寫出好的文章?是因為美食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中心,是他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看到沒有吃過的東西總想著嘗試,并且拍照記錄,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習慣,慢慢的侵入自己的感受,所以每次看那些美食爆文,總給人一種想親口品嘗的沖動。
為什么很多攝影愛好者能寫出好文?是因為人、物、景,是他們創作的源泉,他們看到一張陌生的面孔都會拍下來記錄,看到淡淡的波光也會忍不住拿出相機拍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記錄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
其實,記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堅持記錄卻是一件困難的事。
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發生的故事記錄下來,或者把自己做過的夢記錄下來,亦或是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的思路記錄下來,之后再從一點出發,不斷地加工,不斷地改造,慢慢的就能培養出自己的創作思維。
很多人喜歡做讀書筆記,其實那樣也是一種記錄的方式,它能更好的幫你梳理作者的思路,從而轉化成自己的財富。
很多人喜歡寫書評,寫影評,這些是自己的觀后感,不僅有原創的心血,還有自己獨特的感悟,這樣的方式更有助于吸收好的東西,同時培養出自己勤動手,勤思考的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三、表演——該配合你演出的我盡力在表演。
⒈創作不是自娛自樂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剛開始可能都習慣以自己為例,因為自己的故事寫來游刃有余,而且富有真情實感,所以更能以情動人。
但我們不可忽視的是讀者的感受。
假使我們正在參加一個娛樂節目,所有的觀眾評委都在看你一人表演,而你卻在臺上自娛自樂,唱別人聽不懂的歌,演別人看不懂的劇,你覺得臺下會有幾人為你歡呼,又會有幾人為你鼓掌?
寫作如同表演,文字如同表演的內容,如果你只是自顧自的拉家常,自顧自的寫你今天發生了什么,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你覺得又會有幾人愿意看你所謂的作品?
所以有這個缺陷的作者可以適當調整一下,不是說不可以寫自己的故事,而是要做到恰到好處,學會貫穿和選擇。
⒉文章必須引起觀眾的共鳴
寫作一定要配合讀者,是要寫讀者想看的而不是寫你自己想寫的。
為什么很多文章上熱門,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能夠引起讀者共鳴。
我們要寫的文章,是一定要能夠抓住觀眾的痛點或者興奮點,亦或癢點。
比如,很多人追求“速成”,自然會有大咖寫自己的發家致富之路。
有很多大學生陷入迷茫,也就自然有很多人寫“大學如何度過迷茫”,“給大學生的幾點建議”等等。
有很多作者在寫愛情,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真的缺少真愛,這也成為很多讀者所關心的話題。
文章的內容多寡是其次,而恰到好處的一句戳中讀者心窩的話,才是魅力所在。
我們只有盡力去配合讀者,才能增加作品的受歡迎度。
四、共鳴——成全別人亦是成全自己
⒈熱門壟斷
我們的很多作品都被熱門壟斷,現在很多讀者更關注的是熱門文章,很少有讀者愿意花費時間品讀一些普通作者的文章。
也是因為熱門的壟斷,讓很多簡書小白無從下手。
對于這種現象,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愿意花費有限的時間讀有質量的文章。
但是,或許是你的一點點耐心,或不經意隨手點的一顆紅心,都能帶給一個普通作者無窮的創作動力。
而且,禮尚往來的道理我們都懂,如果我們愿意停下腳步,多點耐心去鼓勵一下普通的寫作愛好者,或許同樣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
每個人創作者都是有備而來,而且都有自己的目的,或許只是愛好,或許為了夢想,也或許就是為了一夜出名,但無論如何,都希望更多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不要因為沒人欣賞而自暴自棄,你需要做的只是更努力,更堅持,總有一天你也會脫穎而出。
⒉編輯選擇
簡書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創作,發布的文章也是數不勝數,而每個專題的編輯數量有限,精力也有限。
要想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不僅僅是要有好的作品,有吸引人的內容,更離不開編輯的成全。
每個專題有很多編輯,而他們也是通過努力,一步步才走到了現在這個位置,實屬不易,望大家理解。
或許有時候,有些作者認為自己的作品還不錯,卻被編輯退稿,便謾罵聲不斷,但請你明白一點:從你的文稿被拒后你的行為里,便可以看出你的人品。
尊重是相互的,文稿被拒誰都會經歷,或許只是作者的某些內容沒有達到專題要求,只需要相互理解,并不斷完善,拿出更好的成績去證明你的作品就應該被放置在正確的位置即可,至于惡劣的言語攻擊還是算了吧。
很多編輯拒稿也于心不忍,畢竟作者碼字不易,而且傾注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但如果不是入不敷出,我想編輯也不會這樣抉擇。
每個編輯的選擇不同,或許有些編輯更注重語言的優美,而有些編輯卻喜歡語言的樸素,有些喜歡內容豐富,有些喜歡思維條理,雖然這些不可避免,但每個專題的審判標準是唯一的,所以相比而言還是相對公平的。
希望作者可以珍惜僅有五次的投稿機會,也希望編輯們可以成全更多有質量的作品,更希望大家可以相互理解。
⒊不要從眾
熱門文章為什么會如此之熱,作品的高質量不可否認,但也免不了從眾心理。
有很多讀者看到文章下面的小紅心成百上千,而閱讀量又如此的驚人,不免從眾心泛濫,順手點了喜歡,卻沒有認真的點開細細品讀文章,覺得點個喜歡,點個收藏,以后有多的時間向作者學習,卻忘記了人性的貪婪。
有些作者看到別人寫愛情故事順理成章,便一味地從眾效仿,卻不知自己并不擅長本專題,最后也只能演個“東施效顰”的笑話。
從眾是個可怕的舉止,而好的作品卻需要創新。
要想寫出好的作品,光靠copy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被更多人欣賞,前提是要學會肯定其他人。
五、堅持——理想今年你幾歲,你總是誘惑著年輕的朋友
⒈把愛好發展成夢想
或許你寫作只是因為愛好,只是因為想要為現在的生活保留更多的記憶,或許你也會很迷茫,一停下來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那不如試試把愛好發展成為夢想,所有你執著追求的東西都來源于興趣,是因為發自內心的熱愛,所以選擇不顧一切的追逐。
而寫作這條漫長的道路,你可以暢想預言,這里有更大的舞臺,一直等待你展現更多的才華。
我終于明白,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東西,你就立馬去做,不計后果的付出,不計代價的努力,總有一天,你會配得上自己的夢想。
我一直有個當作家的夢想,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出一本原創作品,當然我的夢想是建立在我的興趣愛好之上,愿你也是如此。
⒉堅持的力量
無論你是多么牛逼的作者,簽約也好,小白也罷,都希望你能在寫作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不再回頭。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有很多很多事,我們也會忙碌,也會因為沒有時間而好久不更新文章,但請你相信時間對每個人都一樣,只進不退,愿你學會用力擠。
我覺得寫作是一件特別神奇的事情,愛上寫作,我終于體會到了廢寢忘食的感覺,也讓我在一次次被拒稿后能夠勢不可擋。
對于簡書小白來說,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輸出,堅持寫,一發不可收拾的寫,你需要從量變升華到質變,你只有堅持,才有可能被發現,才有機會去發光。
成功的這條路其實并不擁擠,雖然路途遙遠,但中途總有人在退出,只要你能堅定不移的努力,一往無前的堅持,總有一天你會得到你想要的一切,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⒊努力勝于天賦
沒有人生來就是超級演說家,同樣,也沒有人生來就是大文豪,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的原因只有更努力。
天賦很重要,但后天不努力,到最后也不過是下一個“傷仲永”,所以,你要從現在就好好努力,到最后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如果你想在寫作這條路上有更好的發展前景,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努力,比別人少抱怨。
你要做一個默默的碼字者,不管你的作品現在有沒人欣賞,你都不能浮躁,不管你的文字能不能打動讀者,你都不能自疑,不管有多少人對你惡語相加,你都不能中途放棄。
如果你還有一個寫作的夢想,就不顧因為所以然的好好創作,用你的努力告訴所有人你一定可以,用你的努力為自己打一場漂亮的絕地反擊戰,讓那些非議你的人去后悔,而不是你先泄氣。
創作是一條特別艱辛的道路,希望我們的思想可以在某一維度擦出漂亮的火花。
創作是一場幸福的單程旅行,希望我們能在這場旅途中遇見更有趣的人,找到更好的自己。
Finish!
我是鄭小喵,一個默默地碼字者。因為喜歡,所以堅持,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送我一顆小心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