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很重要!
語言是溝通感情、傳達思想的工具,這個道理大家似乎都知道,關于這方面的文字多不勝舉。
有產品肯定就是有需求,這說明大家對如何說話還是很感興趣的。最近看了一段文字,拷貝過來和大家分享:
“是我拉他來的?!睘槭裁床徽f“是我請他來的?!?/p>
“這是我管的……”為什么不說“這是我負責的……”
“我調查大家都很高興?!睘槭裁床徽f“我知道大家反應都很高興。”
“你聽我的?!睘槭裁床徽f“我們來溝通一下?!?/p>
“你可別后悔。”為什么不說“你不再考慮嗎?”
“你要給我小心!”為什么不說“你還是謹慎點好?!?/p>
看書的時候,我們也覺得作者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合上書本,卻不知道該怎么使用,因為現實中我們聊天的對象或者環境都不按書上的要求配合我們,讓我們空有一身技能沒法使用。
我還看到這么一段文字:
晉武帝司馬炎剛登上皇位的時候,一天,他占卜得了個“一”字。按當時的迷信說法,帝王傳代的多少要看得到數目字的多少,中國向來以三、六、九為吉祥數字,占卜得了個一字,晉武帝心里當然有點悶悶不樂,連群臣也大驚失色。
這時,侍中裴楷就上前進言道:“微臣聽說‘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寧,‘神’得到一就靈妙,‘谷’得到一就充盈,‘萬物’得到一就化生,‘君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能統一,人民都忠貞于他?!倍潭痰囊幌?,說得晉武帝轉憂為喜,群臣也對裴楷的善對由衷嘆服。
看了這段話,不用回想當時的場景,我和小伙伴們都驚呆了。想那裴楷肯定是說的驚天地,泣鬼神,可是今天的我們,除了贊嘆只能再佩服,同時又有點云里霧里,只覺得這家伙真能吹,看似毫不相干的東西都能讓他說的頭頭是道,并且還能讓“龍顏大悅”。
人家肚子里裝的真的是錦繡文章,我等草根民眾肚子里裝的除了剛喝下去的白開水剩下的就是隔夜的咸泡飯了。
并且,我們也沒有心情和興趣去伺候皇上他老人家,只要我們的寶貝兒子寶貝閨女不跟我們斗嘴,周圍同事一團和氣就心滿意足了。
說話的確需要藝術。
會說話,重要嗎?
前幾天微信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安心是一個人做人的出發點,也是歸宿。當我們的良心不安時,所有高水平的處世做人的技巧都只能算是作秀?!鲊?。
我不認識喻國明,肯定是個大人物,這話說的真有水平。為人處世不要作秀,說話也是如此。
我們經常會佩服一些說話漂亮的人,記得看過一個相親節目,其中一個男嘉賓是政府秘書,說的話幾乎每一句都能引經據典,博得臺下掌聲不斷,但最后沒有一個女嘉賓選他做朋友。
生活不是作秀,沒有那么多場景讓我們說漂亮話。我們身邊總有那么一兩個人,每次見面都會說,哎呀,今天好漂亮呀。第一次這么夸我們,我們當然開心了,第二次再夸,我們可能會低頭看一下自己的全身,恩?我今天漂亮嗎?第三次再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就明白了,這是客套。
生活是有一些瑣碎的事情組成的,每天要說大量的話,語言是交流工具,我們自然希望能說好它了。
可是說話的時候,還要考慮那么多技巧,有點累呀。
所以有時候我們就選擇沉默,清張延玉一身信奉“萬言不如一默”,穩坐了三朝宰相。但我覺得也是累!
我該怎么說話
P.E.T.父母效能訓練中的坦誠溝通,教我們說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也就是描述能用照相機拍下來的、能用錄音機錄下來的。看起來雖然有點別扭,實際操作起來是很簡單的。
比如我們說,“哎呀,你今天好漂亮呀!”漂亮是照相機拍不下來、錄音機也錄不下來的。但是如果我們說:你今天穿這件紅色的連衣裙,配上這雙紅色的高跟鞋,看起來很舒服呀。兩種說法比較起來,后面一個讓人聽起來更舒心吧。因為你夸她是真心的、具體的,而不是泛泛的。并且我們只說了事實和當下真實的感受。
昨天在外面玩,兒子拿了一個登山杖坐在我身上,弄疼了我。我大叫:“兒子,你弄疼我了!”兒子屁股動了動,我還是疼。于是我又大叫:“你登山杖的頭頂住爸爸的脖子了,爸爸很疼?!眱鹤玉R上站起來了。我說了一個具體的事實和當下的感受,兒子接收到了。
看來這種說法我們一直都會,只是我們P.E.T.幫我們總結了一下而已。
我們如果再觀察一下孩子們的說話方式,會發現很多這樣的句型結構。
比如今天中午我女兒說:“阿姨,青菜很咸,我不想吃。”她沒有說:“阿姨,今天的青菜好難吃?!笨吹綃寢寭Q了一件衣服,女兒說:“媽媽,我喜歡你穿的這件衣服。”我們可以留意一下孩子,他們說出來的話,都是我信息,表達的是我看到的和我的想法,沒有評判,沒有標簽。
這就是很多時候我們更愿意去和孩子一起玩的原因。
說話也要修行
再回頭看文章開頭那幾句話,后面的修改自然是說的比較美妙,如果統一一下,全部用我信息表達。總結一下,讀者就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是我拉他來的?!薄笆俏艺埶麃淼??!被蛘摺拔規麃淼?。”
“這是我管的……”→“這是我負責的……”或者“我負責這個事”
“我調查大家都很高興?!?→“我知道大家反應都很高興?!?/p>
“你聽我的。” →“我們來溝通一下。”
“你可別后悔?!?→“我很遺憾”
“你要給我小心!” →“我有點不高興。”
再比如下面的說法:
我對這套新的獎勵方案非常喜歡。
我喜歡今天我們會議進行的方式。
我喜歡你先吃完飯再去玩你的玩具。
。。。
我們只說事實和當時的感受,如果對方的行為確實讓我們不滿意了,那也要坦誠的表達出來。
文章開頭那段話最后兩句應該是有情緒的,那么也要坦誠地表達出來當下的心情,而不是換個說法去讓對方更滿意。
比如說昨天晚上,兒子突然發現手機可以當電燈用,很興奮地把房間所有的燈關上,用手機里的電燈來照明,一直玩的不肯停下來。
當時我正在給妹妹講故事,我安靜地讓他瘋了一會,說:“兒子,你把燈關上了,現在房間里光線很暗,爸爸擔心我的眼睛會更加近視,因為我已經很近視了,爸爸有點不高興?!眱鹤玉R上去把燈打開了。
當時房間里有兒子,我,還有我的女兒。我如果說燈關了之后影響他或者妹妹的視力,他也許會覺得我沒有覺得呀,妹妹也沒有覺得呀。但是我表達了是影響到我的視力了,兒子就會尊重我,去把房間里的燈打開。
當時我是對兒子這樣做有點不接受,所以我就明確的表達出來。
說話的確需要修行。
風鐸老師手把手教你說話之道
第十七期P.E.T.父母效能訓練工作坊
時間:2017年2月24-26日,地點:上海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