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北國,到處是雪花飄飄,一片寒冷,孝順的周老師就把老媽媽從老家街道溫暖的南方來過冬。老人家七十多歲了,滿頭白發,一直不愿意出門。可近來啊,因為年齡越來越大,北方的冬天又很冷。孝順的周老師再三邀請,老媽媽才終于過來了。可前幾天卻發生了讓周老師他們一家驚心動魄的事情。有一天啊,老媽媽可能一個人在家待著太悶了,于是吃了中午飯,就一個人出去外面走一走,可是到了下午五點多,周老師和他的太太都下班了,還沒有見到老人家回來。暮色四合,天越來越暗了,這可急壞了周老師。打老人家的電話,電話的聲音竟然從老人家的房間里里傳了出來。更要命的是,鄉下的老人家不會說普通話,連問路都怕別人聽不懂,這可怎么辦呢,只好趕快求助于警察。可警察說,要失蹤24小數之后才可以立案。 周老師只好把自己的特殊情況跟警察進行一番說明,警察也毫不含糊,于是就上門跟周老師要老人家的照片。
對呀,你要有老人近期的照片,我們知道老人家的特征才好去發動搜尋。然后又問清楚老人離家時穿的什么衣服?什么鞋子?手里有沒有拿什么東西?這找人啊,最重要的是,老人的特征越明顯越清晰,我們越好找。周老師趕快把媽媽的樣子,除了提供照片之外還要做一番詳細的有特征的描述。就這樣,開始全城大搜尋。
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老人家還是毫無信息。等啊等啊,到了晚上八點多的時候,竟然有一個山東老鄉把老人家送了回來。他說他在一個工業區里面,看見老人家到處問路。這邊走走,那邊看看,上去聽著老人家滿口的家鄉方言,一問才知道老人家迷失方向了,她已經走了五個小時。
好了,故事聽完了。文心老師就把老人家的照片發給大家,請大家看著老人家照片,說一說如果你給警察描述老人家的特征,你會怎么描述老人家的外貌特點呢?小伙伴們仔細看一看照片,看一下老人家的特征是什么?然后把和你一起聽課的爸爸媽媽當成警察,試著向他們描述一下老人家的外貌特征。
這節課開始,我們就進行寫人的作文訓練。中小學階段,我們常常要進行寫人的作文。有時讓我們寫一個熟悉的人、一個可愛的人、一個難忘的人,或者直接要求我們寫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等。寫誰呢?我們小學生寫作文,一定要從寫自己最熟悉的人和最了解的人開始寫。你想想啊,如果你連身邊的最熟悉的人,最了解的人都寫不好。那去胡編亂造寫那些陌生人就更不容易寫好了。常常有小學員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是長著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都是黃,皮膚黑,眼睛都長得差不多,不知道怎樣寫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呢?廢話,如果不都長成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那不成了怪物嗎?你不能光看他和別人一樣,都長著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你要看眼睛和眼睛的不同,鼻子和鼻子都不同。最重要的是,他臉上有什么特征是大部分的人沒有的。
又有小伙伴說了,寫人的性格要通過寫事來表現。可每天都是那些事,就算寫自己也都是上學呀聽課啊做作業呀,出去玩兒啊,還不都是那些日常小事?可文心老師要說的是,會寫作的人,就是在日常小事里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喜怒哀樂。寫人的外貌,要描寫出他的外貌特征,寫人的故事也要通過他的故事表現人物的特征。所以說我們寫人的作文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才是我們文字表達的最終目的。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說寫人的記敘文,應該怎樣構思。
寫人的作文,確定了要寫的人物之后呢,就要先給人物畫像。也就是說在文章的開頭,我們上來給人物進行一個外貌描寫,這也是符合我們的認知規律的。就像那些年輕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要相親的時候,還要先看對方的照片一樣,對嗎?先有了表層認識,再決定是否愿意深入地認識。而那些大作家的經典作品里的人物都是在文章的開頭,就為他們畫一幅像,讓讀者對人物有個初步的印象。這人物的畫像中間也是有學問的,怎么樣寫的好呢?我這里有一個很好用的方法。
這方法就是:一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標志性的特點來描寫人物的外貌,第二個呢,你寫外貌,你不能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你要抓住他最重要的特征開始寫,從重要到次要。最后還有一點,那就是好的外貌描寫放在文章的開頭,它往往是和后面的故事是有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