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愛是遇見,去無法預見》是寫于《爸爸去哪兒3》之后,本沒打算寫下這篇文章,但覺得藏著掖著難受,趁劉燁胡軍還在同框,想說點?。?/p>
我不是喜歡湊熱鬧,也不是軍燁黨。
若不是因《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實難想起胡軍,劉燁;
若不是因胡軍劉燁cp粉,記不得《藍宇》這部電影;
若不是因為朋友,我不會去認真思考這個同性話題。
愛情,分性別嗎?之前我對于愛情只能簡單地認為存在于異性之間,《藍宇》、《斷臂山》、《暹羅之戀》等等關于同性的影視,那只是一個戲劇,虛虛實實!不是反對歧視同性,而是覺得那是一個觸碰不到地區(qū)!但一切因為我的好友,我改觀了,原來自己以前也是個表里不一的人??!
去年年底,我從國外回來,買了禮物帶給我好友蕭,期間,他的朋友華也在,只是簡單地向我介紹。我們就互相寒暄分享近況,我講了一堆趣事,不經(jīng)意間提到我在國外認識了幾個同志朋友,人很好?。∫粋€普通的聊天,正常的交流!此后,我們常聊天,但不曾提起關于同性話題。
時隔三月的某個晚上,我在辦公室,旁邊的微信響起,我打開看了,哦!是蕭!
蕭:在嗎?有事
我:恩,怎么?
阿蕭:我告訴你件事吧!
我選擇了男人,就是那天你見過的華!只對你說,希望你保密!
驚訝與震撼,應該是我看到信息的瞬間反應,頓時愣住,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心生疑惑地問開玩笑吧??!但之后剝洋蔥似的一層層展開,我驚覺他是如此坦誠!
驀地,他最后給我一句:“你會因此排斥我,疏遠看不起我嗎?”
是夜,我安靜地關了手機,沒有回答會還是不會,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內(nèi)心翻江倒海,我從來沒考慮過這個話題,那一刻,我膽怯了退縮了,感覺自己那剎那間是如此不理解他,不懂得他的內(nèi)心,我想我是一個冠冕堂皇之人,和很多人一樣,口口聲聲地說著撐同志,反歧視,如同明星一樣舉著個宣告作秀般!有色眼鏡已經(jīng)悄悄戴上,如此可惡!
的確,第一次我見過他們,雖未曾將他往同志想過,但愛是藏不住的,嘴上不說,眼睛也會說出來。幾天后,我回復了蕭,你什么時候開始的?我愿聽你的故事。
他立即回復了聲謝謝,那一聲謝謝我不知道他懷抱著多少期許與壓力!但那一刻起我成為他的聽眾,我不知道我為什么好奇,也不知道什么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也許是他的坦誠、也許是他對我信任,也許我只是想給他個支持!常言,答應人做事不難,但幫人保守一生秘密是一個極難的事,痛苦的事。
朋友講述了他的感情故事,他說他怎么開始,怎么讓他迷戀男人,一切的故事聽起來都覺得像男女之間的愛情,異性戀做的點滴,他們都做,過得日子依舊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他講述了他和阿華之間的故事,他和華相愛一年有余,華大他十歲,曾有家庭后離婚獨居。他說他們?nèi)ミ^海南、去過老家等等,他的每件小事都如此清晰,他喜歡的,我努力去喜歡,甚至超過他。雖不能每天,如異性情侶朝夕相處,長相廝守,但有個人愛他,有個人值得他愛,他就如此幸福。
他說同志圈很小,來去匆匆,不會像男女之間固定,相處的時間不會太長,因為社會給予的壓力不同,但至少一點,大部分同志不以金錢為前提,不以利益為目標,有的就是愛,就剩下那單純、真摯的愛。
他說他覺得自己害怕,害怕這份感情被世人唾棄,被人歧視,他不知道能不能有承受的壓力,好好面對所有!
他說他害怕自己丟失,害怕他拋棄他回歸正軌,娶妻生子的時候,他怕他自己丟失自己,也害怕再次被他輕輕一喚就心甘情愿地被他懷抱。
他說他害怕時間不夠,害怕還剩多少時間去愛一個人,抱怨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只惜當下。
朋友的故事,朋友的經(jīng)歷,朋友的感悟,讓我沉默憐憫,沉默的是我是如此不了解他,不清楚同志的圈子,單純的以為同性的生活,就如同藏匿著的污垢,骯臟不體面。憐憫的是他們的感情得不到祝福,得不到社會認可,心疼朋友,因為他的真摯熱烈的愛,所處的環(huán)境,讓我心生憐惜,假如他們不是同性,那是多么美好!
聽過朋友的故事,經(jīng)歷,我重新看了《藍宇》、《斷臂山》等等有關同志的電影,第一次覺得如此熟悉,第一次覺得《你怎么舍得我難過》如此動人,有畫面!
《藍宇》之所以我看多次,也許每次都看到朋友的影子,不是影子,而就是他們。
朋友的角色似藍宇般,一個細膩憂郁單純,另一個則強悍霸道柔情。他們珍惜相愛且又說著分離爭吵,迫于世俗壓力,分分合合。
每一個鏡頭下都是我的朋友,眼睛里流動的情感與內(nèi)心里綻放的微笑,當他們擁抱,輕輕說你胖了的時候,我內(nèi)心隨之暗流涌動;當他們機場重聚相見,那一聲驚叫名字的時候,我不無感動與希望……我想對于這樣一份情沒有人會拒絕吧!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說她家阿姨因爸爸3看了《藍宇》,還特意發(fā)了條微信,大概就是“撇開性別,我想我也會愛上吧!”確實,電影《藍宇》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不僅僅是演員表演傳神自然刻畫,更重要的是它基于《北京故事》真實的背景吧!
現(xiàn)在細想,其實我們這些人比他們更羞恥,更骯臟吧!表里不一應該是現(xiàn)在社會一大特點吧,戴著虛偽的面具。
當我知道朋友的事后,加之爸爸3的熱播,我不斷有意無意地問過周邊的朋友,你如何看待同志?假如你知道你的好友是gay,你會排斥嗎?十之八九者對于第一個問題輕松回應:“撐同志反歧視!”這答案在我預料之中,但后者呢?無論男女,都露出疑惑猶豫的矛盾心理,這過程我體會有之,如同之前的我,我也無所適應,之前的無謂,卻少了一個堅定的牢靠。朋友們的微微一笑便知道心理的答案!
記起《奇葩說》蔡康永流著淚哭訴:“不要把同性戀妖魔化了,我們不是妖怪?!?/b>他不希望成為出柜者的導師,因為他壓力很大,他罩不住那么多人,擋不住社會對同性群體的眼光與歧視。
做人生導師做出頭鳥難,承擔著很多,張國榮、蔡康永有身份有地位之人都面臨著巨大問題,我不知道中國上千萬的朋友的重擔,既想坦誠告白于世界,做真正的自己,但又奈何?
朋友的傾訴,那是勇氣與深思熟慮,那是戀愛的甜蜜分享,我深深地折服于他的勇氣。他們真實坦誠地做自己,僅僅告訴我,未來也不知道能有多遠,但我希望他們的愛不僅僅我知道,我祝福。
同性不是一種病,沒得治,他們不是同性戀,他們愛的只是恰好是男人,愛不分性別;他們也不是標新立異,也不是靡亂禍患;只求簡單男女那樣的戀愛和生活,做著他們能擁有的短暫生活時光?,F(xiàn)在他們還沒有明媚的陽光,只有漫長的黑夜,這一黑夜多長我們不知道!
愛是一種遇見,卻無法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