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姐
南方五月的天氣,反復無常,時而艷陽高照,時而傾盆大雨,讓人猝不及防。
禁不住這鬼天氣的折騰,小兒子小貝發高燒了。
這不,帶小貝到醫院門診看病,被一場大雨困住了。
我牽著小貝,來到靠近大門的候診椅上坐下,等雨停了才能回家。小貝則透過玻璃,觀察著外面漂泊的大雨,時而大笑,時而驚呼出聲……
這時,正好遇見小區里的琴姐,她也帶著她五歲的孫子來看病,她坐在我旁邊的椅子上,讓她孫子和小貝一起趴在玻璃窗邊看雨。我們倆則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家常。
琴姐今年55歲了,由于我們兩家的孩子年齡相仿,在帶孩子在小區里玩時,經常遇到。
坐在候診椅上,琴姐突然對我說:“像你這樣,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能全身心的陪伴,真幸福!”
說完這句話時,我看到琴姐裝作漫不經心地轉過臉去,用右手擦了擦眼睛。
琴姐,一個在職場上呼風喚雨的女人,如今她放下所有,全身心的陪伴她的孫子。
也許是下雨的緣故,琴姐看上去有點憂傷。她看著趴在窗邊的兩個孩子,嘴里卻說出了從來沒對我說過的話,“哎,我這輩子最大的失敗,就是沒能好好陪伴兒子成長,我希望我對孫子的愛和陪伴,可以彌補曾經欠下的債。”
她繼續說:“都是因為我的緣故,他(這個“他”是琴姐的兒子)才變得叛逆,不懂得愛,不會感恩,缺少安全感……”
我沒有打斷她,琴姐好像陷入了回憶里,她說,兒子還小的時候,她和孩子的父親就離婚了,兒子判給了她。
當年,她深受失敗婚姻的打擊,加之隨之而來的生活壓力,為了孩子能過上體面的生活,為了證明離開孩子的爸爸,她一樣能夠活得精彩。
她一心撲在事業上,沒有多余的時間照顧和陪伴兒子,兒子讀的基本都是寄宿學校,一年也見不到媽媽幾次。
兒子在寄宿學校里慢慢長大了,琴姐的事業也越做越大了,她用全身的力氣和智慧,打拼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琴姐將兒子兩次失敗的婚姻,全都怪罪在了自己的頭上。她說:“才三十幾歲,已經經歷了兩次婚姻,兩次失敗的婚姻,我應該負全部的責任。”
第一次婚姻,兒媳婦無法忍受兒子時而溫柔,時而暴躁,時而冷漠,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最后兒媳婦不得不選擇了離婚。
兒媳婦是個很好相處了人,性格好,孝順,人也長得很漂亮,但離婚時兒媳婦幾乎被兒子折磨得快要瘋掉。
第二次婚姻,兒子有了自己的兒子,琴姐當了奶奶。琴姐心想,這次兒子應該能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了吧!
但事與愿違,在孫子差不多5歲時,兒子拋妻棄子,逃離了現實的生活,沒有給妻兒留下任何蛛絲馬跡,也沒有給琴姐這個當媽的只言片語,直到現在,琴姐都不知道兒子的去向。
在琴姐看來,兒子是殘忍的,她也知道兒子對她這個媽媽不滿,但琴姐覺得他不應該拋棄自己的兒子呀!
琴姐在說這些的時候,眼淚不住的往下流,我沒有說話,只是伸出手用力地握著她的。
她說,“孩子是無辜的,他再怎么怨我,都不應該讓他的孩子復制他的童年呀!世界上有后悔藥就好了,我愿意用我的所有去換取。”
“我希望時光可以倒流,那樣我就能重新選擇我的人生,如果能重新來過,即使日子再苦,我都會義無反顧地選擇陪伴在兒子身邊……”
琴姐吸吸鼻子,望著窗外不住的雨滴,像是總結般的說,“我的人生真的是一敗涂地,一把年紀了,才知道再多的功名利祿,都無法填補兒子童年缺失的陪伴和母愛。”
這是多么痛的領悟啊!
人生真的就是一條單行線,不可能重來。孩子的成長也一樣,不會等你,在本該陪伴孩子的時間里,如果你錯過了,那就是永遠的錯過了,不會有機會重來。
作為父母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地權衡一下利弊,認認真真的去計算一下得失。
其實,孩子真正需要我們全身心陪伴的,真的也就是那區區的幾年。
在孩子0-6歲時,是最需要媽媽陪伴的。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媽媽可以說是孩子的全世界。
所以,在這人生最初的幾年里,孩子只要得到了媽媽足夠的關注,得到了媽媽足夠的陪伴,得到了媽媽足夠的愛,那孩子基本上就能輕而易舉的學會愛,學會感恩,有足夠的安全感,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們來粗略的計算一下,孩子上學后,我們真正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有多少?
小學階段,每天晚上我們都能陪伴孩子(這可能也是很多父母煩惱最多的階段);到了中學,我們大概一星期能見上孩子一面;到了大學,我們一年可能見上孩子兩次;孩子工作以后,我們一年可能只能見孩子一次……
這樣粗略一算,心中不免惶恐,都不敢細算到天數了。
昨天,九歲的大兒子第一次要求自己獨自上學,放學也聲明不需要我去接。由于小兒子生病,請假在家,我也就大膽的放手,讓他自己上學放學了。
下午放學回到家后,他興致勃勃的要求第二天還要自己上學,不用送。
我嘴上愉快地答應著“好的”,心里卻升起些許失落又倍感欣慰的感慨“兒子真的長大了!”
但是,晚上睡覺前,我給兄弟倆讀完睡前故事后,回到房間剛剛坐下。
我聽到大兒子從他的上鋪下來,迅速穿上拖鞋后,跑到了我的床上,他趴在床上,抬頭看著我,告訴我他改變主意了,明天還是要我送他上學。
我笑笑,點頭答應了。
得到我的應許后,他馬上跑回到自己的床上,睡下了。
大約過了十分鐘,還在看書的我,又聽到他下床的聲響,他又跑到床上,這次他則順勢拉過夏涼被直接蓋在自己身上,眼睛在偷偷瞄我,撒嬌般地對我說“想跟媽媽睡……”
平時他可不會這樣。
幸好,我剛剛聽完云香老師的課,猜想兒子反常的舉動,可能是因為今天我沒有接送他上下學,在他的心靈深處,可能感覺媽媽陪自己的時間不夠。
我微笑地看著他,向他伸開了雙臂,他爬起來撲到我的懷里,我一邊抱緊他,一邊說:“想跟媽媽睡呀?來,媽媽抱一下!”還習慣性地在他的額頭和臉上各親了一下。
我們就這樣擁抱著搖晃了幾下,然后他掙脫了我的懷抱,笑瞇瞇的,滿足地跟我道了一聲“晚安”,心滿意足地跑回他自己的床上睡覺去了。
睡前的一個小插曲,沒有過多的言語,只需一個充滿愛的小小擁抱和一個香香的吻,兒子就滿足的獨自進入夢鄉去了。
說這么多,我不知道在看文章的你,是否覺察到“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在育兒群里,很多媽媽都會問下面的這些問題:
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早早睡覺,老是粘著我?
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起床,任我如何催促都無濟于事?
為什么我的孩子做事總愛拖拉,讓我提醒無數遍直至我耐心全無,火力全開?……
親愛的們,當孩子有這些在你眼里不乖的行為時,你是否覺察到了孩子賴著不睡、故意拖拉的真正原因?
我們眼中磨蹭、拖拉的孩子,有時候可能不是真的想拖拉,他們需要的可能是我們的陪伴、我們的認可、我們的關愛啊……
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媽媽總是對我說,爸爸媽媽最愛我,可我總是不明白,愛是什么……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
孩子的世界是純凈的,孩子的心靈是美好的,孩子的需求也是最容易滿足的。只要你多留意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需求,給孩子足夠的高質量陪伴、傾聽以及關注,相信你的苦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作為父母的我們,與其把大量力氣使在孩子身上,不如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好好探究孩子行為背后的真正需求,就像云香老師說的:用覺察度代替努力度。
現在很多人,都把功名利祿當做成功,而我所認同的真正的成功是: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
希望每個孩子的童年,都能在父母愛的陪伴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