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百度上看到《留學新西蘭青年作家楊嘉文》的事跡,看到她提到了好報寫作群。我在電腦上一搜,才發現了簡書,就注冊了,打開一看,才發現自己來得太睌了。
這里面聚集著這么多文學愛好者,他們都是那樣的優秀,卻都在那樣努力的讀著,寫著,才覺得這個平臺是多么好,它不僅圓了許多人的文學夢,還讓我們這群人的素質變得越來越高。
剛開始還摸不著頭腦,還曾傻傻的問簡叔:是不是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簡叔回復說:嗯,什么都可以寫,可以多看看上面的新手教程鏈接。我看了看鏈接,更多的是看了看各個專題的文章。
誰知越看越沮喪,我還自以為有點寫作天賦,可跟他們比我就象個剛蹣跚學步的幼童,離他們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看來一切都需要從零做起。
才開始真的挺難的,沒有幾個粉絲,就是有粉絲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看你的文章,記得第一篇試著寫的文章,發布了一天閱讀量只是一個,更不愿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寫作是個人的事,不想讓周圍的人知道。
當時失望極了,看來只有把自己的文章打造好讓專題收錄了,陸續寫了幾篇也被收錄了,但閱讀量總是很少,看著人家寫一篇文章很高的閱讀量,剛剛鼓起的勇氣又瞬間消失了。
每當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或者是詩,心里就會觸動一次,自卑的心情又一次次加深。就覺得就這樣寫一輩子,也許都趕不上人家,就這樣猶猶豫豫著,總是在寫與放棄之間徘徊……
前幾日,在圖書館看到一篇關于莫言的報道,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就連他家那只有土坯炕的故居,都成了人們的旅游寶地,甚至有人還把他家院內的花草都拔去,沾沾吉意。
看到這里我似乎才感悟道:其實名家是靠自己的天賦和勤奮成功的,既使你借下莫言那寫下驚世之作的手,你也不會成為莫言,“莫言”也不會成為你!才覺得,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有羨慕別人的時間,不如用來豐富自己。
其實,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在簡書這個大群體中,我們這群偏愛文字的愛好著,就好象在一座高山面前一樣。有的在觀風景,有的站在原地不動,有的在默默的前行,有的已登上了無限風光的山頂。
我想,其實除了那些少數已經在簡書里成功的人之外,我們每個人何嘗不象一只想要飛,卻怎么也飛不高的小小鳥。我們都在苦苦的尋覓,尋覓自己想要飛的天空,但是其中的寂莫與艱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只有對文學,對文字有深深的愛,才能舍棄掉人間的許多美好,才能在鍵盤上,在手機上敲出動人的文字,來表露自己的心聲。就象艾青的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樣。
為什么我們明明知道現在走的這條路,也許沒有盡頭,也許會永遠的默默無聞。但是我們還一如既往的堅持著,就因為我們對文學的熱愛呵!
所以我想,也許有和我一樣剛進入簡書不久的簡友們,剛進來時很迷茫,很自卑,看看別人的文章望塵莫及,還在猶豫,還在看著人家的高度默默的羨慕著。但是我們光傻傻的羨慕有什么用呢?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山有山的堅韌,水有水的靜謐。一株臘梅在墻角瘦瘦地綻放,仍能一庭暗香,一條小溪在山澗緩緩地流淌,仍是一河生命,萬物都有它的所能。
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的經歷和思想。既然已來到這里,就放開膽子,努力的寫吧!別人再優秀,那是別人的,我們要做最好的自己,如果總是一味的羨慕別人,那我們只能是一個永遠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