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抽空回了趟老家,下午六點多出發,九點半進村子時天已經大黑。村子里過集會,唱戲的、吆喝賣小吃的、呼喚孩子回家的各種聒噪,聲聲入耳,場面相當熱鬧。
遠處電閃雷鳴,眼看狂風暴雨就要來臨,但依然擋不住人們的熱情,沒有人著急回家,唱戲的人頗具專業地認真唱,老頭老太太們專心投入地欣賞,喝酒劃拳的繼續喲五喝六,小孩玩的旋轉木馬不停歇地奔跑。
然十幾分鐘的功夫,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打在商販的遮涼傘上噼里啪啦作響,人們如同一群受驚的馬兒一樣的四散奔走躲雨,不時傳來小孩的哭聲和大人們愉悅的笑聲。干旱多日,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給人帶來一絲涼爽。
隨著人群,我們跑回家,站在院落屋檐下,欣賞著雨滴落在地面上激起的水花。
夜里十一點,雨停了。此時萬物聚寂,天空不知何時冒出幾顆星星,空氣中充滿雨后清新的味道。忽覺場景如此熟悉,兒時種種記憶涌上心頭。
那時同樣是盛夏之夜,只要太陽一落山,彌漫在周圍的暑氣就逐漸消退,鋪一張涼席于院子里,拿把蒲扇,躺在涼席上,彼時伸出雙手,就能看見每一道靜脈里月光的流動。
大人們講述的牛郎織女也在這時出現,銀河系里繁星閃爍,無限深廣的宇宙和蒼穹的奧秘令人神往。天幕上閃爍不定的遙遠彼岸在步步逼近。
兒童的心總是充滿幻想,抬頭仰望天空:也許我是一個來自外星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騰和漂浮;也許我是一個無知無識的乞丐在荒漠里孤單地迷路;也許我將乘坐正在頭頂劃過的那架飛機去往永恒之界。
這些幻想的場景歷歷在目,因為媽媽說我早已將這些場景寫入我的小學作文中,而且她讀了很多遍,并且那時候她覺得她的女兒寫的特別好。
那時充滿靈性,也有很多時間,看月亮和星星也成了夜晚必做的事情,仿佛田野里飄搖的月光,河流上跳動的星星點點,牽動著蟬鳴和蛙叫的暑熱,樹林剪影里隨著你前行而同步輕移的月亮,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心頭烙下時間的感覺。
如今算算在城市里生活了有二十余年。繁忙戰勝了一切,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每晚又能看到什么呢?即使偶爾看到遠遠天空中的一彎新月,也黯淡于無數燈火輝煌之中,稍縱即逝在叢林般的水泥大廈之間。
每每夜晚望著天空,當兒子問我天空中哪顆是星星時,我總是用最直接的排除法告訴他,那個離我們最近、最刺眼的是路燈;那個帶燈的移動著的是飛機;那些五顏六色的、各種形狀和圖案的是風箏;只有那顆看著最小,一動不動的,在遙遠天際的才叫星星。
同在一片天空下,鄉村的熱鬧和靜謐在兩小時之內便可以讓人完全感受。但是在城市,似乎只有喧囂浮躁,人們忙碌著,或沉溺于熱鬧的場所,常常“忘記”自己是誰?
城市沒有真正的夜晚,夜只是黑暗的白天。
慶幸自己在鄉村還有老家可回,讓我在這多年的漫長白天之后不時可以來到一個真正的夜晚,看月光透過樹蔭篩下的滿地光斑、閃爍不定,聽蟲兒在樹林里細細碎碎地爬行,聞雨過天晴之后的泥土氣息!
-END-
我是閑茶淡花,忙碌生活中點滴感受以記之,并與你分享。
讀完若有收獲,記得關注、點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