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0年11月28日下午2點50分,由韋志中心理學網校主辦,高平市分校及萌芽心理咨詢服務中心承辦的“心心相印計劃:青少年心理工作研討小組全國大型公益行動”第一次活動,在高平市都市馨園康安物業中心二樓活動室進行,在窗明幾凈的活動室里,11位積極向上的學員圍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溫暖的場,主題橫幅在凸顯活動內容的同時,也添加了現場的氣氛。
? ? ? 這次活動是由馬進仙老師組織和帶領的,我作為一名助理參與其中。因為學員比較多,馬老師沒有給我分配分享內容,所以我就更有精力認真傾聽每個學員的分享及感受。
? ? ? 活動開始,馬老師首先讓大家用一句話對自己做了簡短的介紹;其次介紹了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活動規則;第三,分工了一下每人分享的知識點內容,并留出10分鐘讓大家準備。在分享環節,大家在以《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這本書為媒的前提下,還結合自家孩子和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做了分析和解讀。因為場比較暖也有點“火”,馬老師還干預了二次,一個是別人分享,其他人不準講話,二是圍繞主題,不能超時。
? 分享開始后,學員們就現在的教育,感覺學生沒有了思考,學習沒有了動力和快樂,只有重點和只講重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憂慮;針對應試教育及功利化的背景下,德育和體重被忽視的現狀,學員們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解釋;針對心理健康與學習成績的關系,學員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觀點;針對青少年工作的現狀和人們對心理學工作的偏差,學員們做了一些獨到的解釋和解讀;大家還從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層面,提出了應該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遇事征求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共同商量方法和方向等做了一些討論和表達……
? ? ? 眼看活動就要接近尾聲,我怕馬老師不給我發言機會,所以就用舉手的方式告訴馬老師,我也想要幾分鐘的分享時間。
? ? ? 我是在大家分享很好的場內,引發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腦海里出現了尊重、關系、體驗、換位、不足、接納、快樂、幸福等一些詞。我先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手藝高超的木匠,王木匠和李木匠,他們都說自己是天下第一。于是國王決定:舉行比賽產生第一木匠,國王就把他們招來,要求他們各做一個老鼠。三天后,二個木匠拿來了做好的老鼠,李木匠的老鼠形象逼真,連老鼠的胡子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都能自由的顫動,栩栩如生。王木匠的老鼠四不像,可以說是老鼠,也可以說是別的動物。國王把文武群臣叫在一起進行評判,結果大家一致認為李木匠做的老鼠形象逼真,當眾宣布李木匠為天下第一。王木匠不服氣地說,評判老鼠做的是否成功,我們人類應該沒有這個資格,應該由貓來評判最為合理。國王一聽覺得有道理呀,就讓貓來評判吧,就把兩個老鼠放在了大廳中,看看貓會抓哪一個?結果幾只貓齊刷刷的咬住了王木匠的老鼠,王木匠就成為了天下第一木匠。后來王木匠告訴了國王,我成功是因為我是為貓著想,給貓價值,我是用魚骨頭制成了老鼠,給貓提供了魚腥味的價值。
? ? ? 這個故事里的王木匠就是找到了成功的支點,決定幸福的是積極心理品質,決定成功的是積極思維品質。
? ? ? 我認為吧!不論是家長或者老師,首先要和孩子們搞好關系,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學習、進取,才能跟上孩子們成長的腳步,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內心,青少年需要什么?讓他們充分的體驗和表達出來。我們不能想當然的說,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有吃有喝,他們只有學習一項任務,就應該是快樂和幸福的。
? ? ? 我又問大家,如果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心理健康的孩子,但是他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第二個是學習成績很好,但自私自利,有時焦慮的孩子,你想要哪一個呢?學員們都說,想要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更想要一個心理健康又學習很好的孩子。
? ? ? 最后我告訴大家,我們能在一起跟著韋老師學習心理學,是我們的福祉。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他們的成長學習和心理發展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工作。我們能在研討小組里學習討論,就是一種心靈成長,相信成長型的家長和老師,能收獲心理和學習雙豐收的孩子和學生。
? ? ? 最后,馬老師讓每位學員用一句話表達了學習感受,并用點贊技術加深了學員之間的關系與友情。
? ? ?
以書為媒,用心聚緣。十位美女露出了自信和微笑,一位美女甘作綠葉爭著當上了照像師。
? ? ? 這場活動在全國200多個地方同時開展,影響巨大,意義深遠,它凝聚了韋老師的智慧和心血,流淌著各位導師的汗水和牽掛,包含了各位小渡老師和學員們的付出與參與。
? ? ? 正如韋老師11月29日的督導課所講,行動比技術重要,我們要從外行成為內行,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斷努力和實踐。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要有從往里裝到向外掏的過程,要有不斷反思并改進的意識。預祝我們的六次活動圓滿成功!祝韋志中心理學網校越辦越好!
? ? 風景在旅途中,成長在過程中,改變在不知不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