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說到理財,很多時候我們無從下手,是開始買國債,還是買基金或保險?
其實都不是。
我們要做的不是馬上去賺錢,而是理清生活中的各項開支,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關注生活中的點滴。
其實,理財就是理生活,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好身邊的每件事,理財也沒有那么難。生活中一些點滴的事情,堅持下來也許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不可思議的復利力量。
翻開理財這篇選刊,財經·投資·理財專題帶您領略財富世界的奧秘,期盼其中的某些篇章能使您受益些許。
1.夏語Aaron
當我躺在長灘的躺椅上,我在想些什么?
陽光、沙灘、美女
要一杯芒果冰沙,躺在長灘的大躺椅上,人間極樂不過如此。
不過躺在躺椅上,我的腦中卻一直在思考兩個經濟學概念——「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
……
長灘的小販們看似是一群奸商,賺了游客的錢,卻無形之中增加了這個市場的效率。同樣的例子還有金融業的伙伴們,大多數的工作就是作為中介將資金融通,看似金融業是一個高利潤的吸金行業,實則其為市場創造的價值和效用遠遠超過其賺取的利潤。
2.小影子攢錢記
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觀念和財富觀念,不能賺大錢就清心寡欲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并不是人人都要為了錢去奮斗的。但是,努力賺小錢,會讓人瞧不起,是真的么?
從“不屑”、“小錢”、“浪費”這些詞就可以看出來,對于主貼作者靠自己努力工作、好好投資每個月比去年多賺3000塊的“努力賺小錢”的做法是瞧不起的。
這讓小影子想到,很多人說開始記賬、尤其是做預算之后,消費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地算計一番,考慮下是否需要、計算下價格是否合適,因此砍掉了不少不理性的消費,而這樣的行為,有時候卻會被身邊的人吐槽是“摳門”,為了點小錢斤斤計較,省下來也不能發財。
省小錢 and 賺小錢,在生活中似乎真的會讓某些人瞧不起,但是,該省該賺的卻不能放過!
3.小李飛道
有這樣一個投資神器:它號稱無腦,傻瓜式,高收益,低風險。只要堅持長期重復下去利用復利的威力人人都能實現財務自由……對……這個神器就是現在這幾年最火熱的理財概念——基金定投了。
……
那么說了那么多一桶,基金定投是不是一無是處,我的看法是對于特定人群,比如每月有充足現金流的工作人士閑暇時間不多的專業能力又不是那么強,而存錢意識又薄弱的人群,基金定投無異于是一個好工具,
但是……送一句網友的話……無腦操作的回報也基本是無腦的理財收益。
4.青紅粉白
我們來總結一下,扔東西的原則:剛著手扔東西時,要做到丟2件,買1件,扔出極簡的家后,再堅持扔1件買1件,不扔不買。推薦扔東西的順序是:衣服,書籍,文件,小東西,紀念品。
不管你當下是否還心存疑慮,先找出東西,分門別類,扔扔看,看扔完后的心情如何,說不定也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呢。
為了幫你更好的扔東西,推薦兩本書《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1+2,《斷舍離》,一部日劇《我的家里空無一物》。
會存錢的人,都是“東西扔得好”的人;
有效率的人,都是“東西扔得好”的人;
讓我們一起成為扔東西狂魔吧!
5.正太叔
為什么美國股市50年來一直上漲,雖然緩慢向上,但是很少暴跌。而中國股市這20多年來,每隔幾年就來一回暴跌暴漲,且是牛短熊長,長時間一直在緩跌。
2017年,美國第一季度的GDP增長只有0.7%,是一年半以來最低值,但美國的三大指數卻強勁的走出了牛市格局,且還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而中國,2017年一季度的GDP增長率為6.9%,是一年半以來的最高值,但中國股市指數卻萎靡不振,整體只是小小的漲了一點點,但是在四五月份的時候又來了一次股災,不僅把小漲的跌回去,還把原先的下坡跌沒了。
股指與經濟增長的這種反差真是一朵奇葩。你說是GDP做假還是A股奇葩呢?
6.程子說
先來說說我第一次接觸“財富自由”這四個字的感受吧。
對于我來說,當我第一次接觸理財投資,接觸財富自由這四個字的時候,也就是我上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那是某一天在圖書館看到的第一本我的理財啟蒙書籍《管道的故事》的時候,當我翻閱這本書的內容的時候,腦子里自然就是認為-財富自由就是我應該擁有很多錢,很多很多錢,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至于究竟需要多少錢,是10w?100w?還是1000w的,完全沒有清晰準確的認識,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有我當初那時的感受呢?
7.丸藝讀財
最近收到有朋友留言,對財報比較感興趣,不知道如何辨別財報的真假。說實話,有些行業的報表,會計師都不一定能辨別出來。還有種可能,辨別出來也不告訴你,反正你也看不懂。
所以才有了這么一種言論,說A股的財務報表,看看就行了,別那么認真。但這種言論有點極端,剛剛接觸市場、純潔又干凈的小白們,千萬不要被某些別有用心的言論欺騙。
A股最著名欺詐案之一的藍田股份,曾創造了中國農業罕見的“藍田神話”,總資產規模從1996年上市前到2000年末增長了10倍。
次年,劉姝威以一篇600字的短文《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揭穿了藍田股份持續5年的“業績神話”。
8.亭主
其實理財并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倒騰錢這個東西,但至少我覺得,不理財,他們的生活會缺少很多樂趣。
對大多數人來說,理財收益不會讓我們大富大貴,似乎不那么有吸引力。那,理財還有什么必要性嗎?是的,因為理財其實是在理生活。
你細想想,理財這個詞兒其實一點不高大上,也不假大空,它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我們通過梳理自己的財務狀況,從而去了解自己的現狀、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進而指導當下的生活,為未來做好規劃和打算。
畢竟,生活里99%的問題都和錢有關啊。
結語
本期共計篩選優秀文章8篇,都是用心之作,排名不分先后,感謝各位作者的分享。
暢談財富之事,奔向財富自由,我們在財經·投資·理財等你。
理財專題敬獻
作者:七云舒
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caeb438892d0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