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火車,那是在2009年9月2日。
當親人把我送到火車站,敦促我一個人坐車要注意安全,路上照顧好自己時,我拿著行李,有些茫然。親人沒有出過省,他們坐火車的經歷那是十多年以前了。在他們的印象中,火車上扒手不少,小偷很多,騙子成群。
我第一次出遠門,盡管內心激動,想要去領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但是這三千多公里的火車之旅,不免有些緊張,像是一場與邪惡勢力的斗智斗勇。
我很謹慎,隨著人群亦步亦趨的檢票,過安檢,看著電子屏,進入二樓,來到候車室。別人有說有笑,我卻一臉嚴肅。我總覺得,危險就在身邊,不能大意。有人問我某某車次在哪兒候車時,我感覺他是為了與我套近乎,裝著沒聽見,不回應他。
我盡量靠在人少的角落,東張西望的去看是否有可疑人員,繃緊的神經一刻也不敢放松。
檢票后,我跟著大眾,拉著行李,手忙腳亂的進入了13號車廂。我只知道在人行道上走,并不知道怎么去分辨座位號。我從這頭走到了那頭,最后才不好意思的問別人,找到了屬于我的座位。
這節車廂像是專門為學生準備的,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去學校報道。他們說著家鄉話,也是很興奮。沒過去幾個小時,一排座位的家長孩子就彼此開始聊天了,不亦悅乎。我靜靜的聽著他們侃侃而談,并不參與其中。
別人問我時,我簡單的回復。我很矜持,像個害羞的大姑娘,眼睛一直看著車窗外連綿不斷的風景。
到了飯點,在眾目睽睽之下,我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吃的很少,只是喝水。可廁所排隊的人很多,我只好控制飲水,口干燥時,只是喝一小口,如同在品酒。最高紀錄是在火車上二十九個小時沒去廁所。
不吃不喝,還不敢睡覺。我怕一睡著了,身上的錢和銀行卡就被盜了。兩個夜晚,我都是眼睛睜得大大的,注視著身邊的一切。當別人若無其事的呼呼大睡時,我卻在想,他們怎么這么放心呢?
在經歷了四十二個小時,我到了沈陽。見到表姐的那一刻,我繃緊的神經終于松了下來,睡意涌了上來。我與表姐簡單的吃了飯,隨后又去了候車室,坐火車去長春,那里才是終點。
我很心安的在車上睡了兩個多小時,到了長春,去了學校報道。
一轉眼,很快就到了放寒假的時間。我清楚的記得,那是2009年12月31日,在長春火車站售票廳,我與一個老鄉排隊熬了通宵,第二天上午九點多才買到一張通達但要在西安簽中轉的票。
2010年1月10日,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火車上,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個在長春上學的外校的學長。我不再是第一次坐火車那般不說話,我與他聊天很是投緣。在西安簽中轉票時,和我一起的老鄉不知道去了哪兒。學長為了與我一起,特意買了與我相同的車次。
我們到西安時已經是晚上,后來一起住旅店,一起吃西安油潑面,一起逛古城墻,還一起躲避各種求助要錢的人。
我回到家已經是1月14日晚上了,但是這次火車之旅才使我體會到坐火車的樂趣。
2010年,四川成了首批火車票實名制的省份。當親戚告知要用身份證才能買票時,為了買返校的車票,我不得不在2009年除夕那天一早趕車去省城親戚那兒買正月初十的車票(那時預售期是十天)。這一變化,讓我意識到,必須時刻關注政策的變化。
因為一直沒有成都直達長春的票,我不得不在沈陽轉車。
可能你會問為啥不買飛機票?
窮學生啊,沒錢坐飛機,火車票還能用學生證打五折,劃算啊。
你又會問其他地方也可以轉車,比如西安,鄭州,北京等。
其實是可以的,但是票不太好買。一轉車還得考慮時間問題,要買合適的票就更難了,特別是在春運客流高峰期。在沈陽轉車的好處是,沈陽離長春近,車次多,即使沒有座位,站票也可以。
然而,站票還是來了。
2011年的寒假如期而至,又到了買票的時候。不愿意再去火車站熬夜排隊的我,把希望寄托在了學校的老鄉會。他們給我帶回來的是從沈陽到成都的站票。我欲哭無淚,只能接受現實。
學校也會提前統計學生的情況,然后統一訂購團體票,但是有一個缺陷,就是只能買直達的,這是我享受不到的學校服務。
這次回家異常艱辛,火車上人太多了,我買的折疊式小板凳都沒地方安置。就在廁所邊一直站在,為上廁所的人開關門。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喝水,根本沒胃口吃東西。困、乏、餓,頭腦昏昏沉沉,扶著門把手站著都能睡著。
站了二十多個小時候,到了西安,下車的人很多,瞬間有了空座位,我才得以解脫。
這次經歷讓我明白,買票是大事,不能指望別人,不然受罪的是自己。
2011年春節后,我又坐上了火車返校,這次坐我對面的是一個漂亮的女生,她也在長春上學。我們聊得很開心,在沈陽轉車,我們相互幫助,儼然情侶。盡管我對她并沒有非分之想,但是喜歡和她說話,這是我在火車上交的唯一一個女性朋友。后來在2014年國慶去蘇州的火車上也與一個女生相談甚歡,彼此還留了QQ,但是并沒有在網絡上聊過。
2012年寒假,我開始使用電話訂票,2013年實行網絡訂票,2014年手機APP開始盛行,從此以后,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代售點或者火車站買票,隨時隨地用手機解決。
自己一直在外地上求學上班,一年回家就是過年,火車是我回家的主要交通工具。
上學時,因為窮,沒法坐飛機。工作后,經濟寬裕了,但是反而習慣上了坐火車。慢車,普快,特快,動車,高鐵,直達,臨客,我都坐過。雙層車,綠皮車我也沒落下;站票,硬座,臥鋪,一二等坐也體驗了,就差商務座了。
火車上,剛開始我是沉默寡言,后來也滔滔不絕了,晚上也若無其事的睡大覺了。短暫的聚集,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過客,我不求能與他們成為朋友,只想路上彼此都是開心的,度過煩悶的一程。
火車上,我見到有從傳銷逃出來的落魄之人,喝酒醉了睡在走廊上不省人事之人,行李箱放置問題引發糾紛最后大打出手之人,聚眾賭博被帶走之人,查票時沒票而苦苦哀求之人,不愿意調換座位而被罵之人,突發疾病之人,因為小事而大吵大鬧的情侶,恩愛有加相互攙扶的老夫妻,歡聲笑話的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有我拉著雙手不放,想要保護一生的女友。
而火車,帶我路過了大半個中國。在西安看古城墻,在鄭州壓馬路,在北京擠公交,在上海逛外灘,在南京爬中山陵,在蘇州游園林,在漳州吃沙縣小吃,在大連看海,在太原感受初秋的涼風......
當2016年我坐火車回家時,我發現自己無法承受那種動輒二三十小時的時間了,自己真的老了嗎?可我并沒有到而立之年。
在這第八個年頭,我突然有點畏懼坐火車了。可是那種情結依然在,到了2017年春節,我又選擇了火車。當我躺在臥鋪上,我突然不想在外漂泊了,心有點累了。我開始不愿意去和陌生人聊天了,自己又回到了最初坐火車那種沉默寡言的狀態。
2018年春節,正月初二我才回家,只不過是為了買動車票,十四個小時已經很快了,我還是覺得太漫長。當我在車站候車準備返回蘇州時,我心中一酸,很是傷感。自己獨自一人上學工作,身邊沒親人,也沒朋友,為什么要大老遠去那個地方?那里到底有什么值得留戀的?相反,女友已不再,而那里卻又有關于她很多的記憶,每每想到,都很悲傷。家人如果出現了急事,我都不能及時趕回家。而每次回家,都很匆忙,感受不到團圓的樂趣。
我真的累了,不想再去長途奔波了。
這一天,來了。
十年了,火車情結還在,但心已不再向往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