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年一度的立冬節氣,在民間成為“立冬”,所謂立冬可以這么理解 “立,建始;冬起終,萬物收藏”。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立冬過后,天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更加重要。
立冬習俗知多少?
1、賀冬
立冬亦稱“拜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在這天,大家也會更換新衣慶賀往來。
2、補冬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功效。
3、吃餃子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水餃,因為水餃外形似人的耳朵,人們認為立冬吃了它,耳朵就不會受凍。
4、冬泳
冬泳已經成為冬季里一些人的鍛煉方式之一。立冬之日,許多地區的冬泳愛好者們會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立冬吃什么?
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尤為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這時候吃一些御寒保暖的食物很有必要。
1、牛羊肉能保暖
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羊肉、牛肉、雞肉、蝦、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有很好的御寒效果。
2、白蘿卜防凍瘡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白蘿卜中的木質素和多種酶,有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還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
3、含碘食物利坑寒
人體中的甲狀腺素,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強身體的產熱能力,從而抗冷御寒。多吃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的分泌,如海帶、紫菜、發菜、海蜇、菠菜等。
4、維生素利御寒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能力,還可以保護血管。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5、氨基酸利耐寒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立冬如何正確養生?
立冬,是每年養護身體的重要時節,冬天是收藏的季節,要養陽、藏陽、補腎,養精蓄銳,為來年身體健康打下根基。
1、起居早晚晚起
立冬之后,要逐漸養成多睡一會兒的習慣,養護陽氣。《黃帝內經》中指出:“冬三月,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們應該早睡晚起,等太陽出來后再起床。
2、保暖預防心血管病
立冬之后,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非常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好手套、帽子、圍巾等。
3、運動適當鍛煉
立冬時節堅持體育鍛煉,不僅能使人的大腦保持興奮狀態,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體溫調節功能,還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
冬季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戶外活動選擇在上午9點半以后到下午4時之間進行最為適宜。此外,運動以身體微熱為宜,避免運動過度。
4、情志神奇內收
從立冬開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中醫講究入冬后要恬淡安靜,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于養藏。
此外,冬季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郁郁寡歡,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各類活動,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
好,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到這,大家立冬都吃餃子了嗎?哈哈!一定要吃哦,暖身又健康,驅寒又暖心。
如喜歡本文請給作者留下一絲愛意的關懷喲,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讓我一直堅持不懈奮斗的為大家分享生活健康養生營養的干貨經驗,有想通過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可對本文隨意獎賞,我們互相學習成長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