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建筑師、作家和發明人巴克明斯特·富勒曾說,你無法從一條毛毛蟲身上判斷出它是否會成為蝴蝶。
當我們還在線下實體店或線上網店購買生活用品時,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已開始后來居上。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說它是超市,是餐飲店,也是菜市場,但這樣的描述似乎又都不準確。消費者可到店購買,也可以在盒馬App下單。而盒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范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
與傳統零售最大區別是,盒馬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盒馬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
你會發現,盒馬在重塑零售的定義,它先從線下切入,再結合線上優勢,使得線上的訂單量會越來越多,線上比線下低成本的復購。
正如《讓大象飛》的作者霍夫曼船長說,在我的人生如果說有一件事情我已經弄明白了的話,那就是那些獲得偉大成就的人不但是在不斷地重塑這個世界,他們還在不斷地重塑自己。
再來看以下三條被普遍認可的商業信條:
1 在低利潤的業務中,降低成本是成功的關鍵。
2 提供獎金能夠讓員工的工作更為出色。
3 追究工作人員的責任可以減少人為的錯誤。
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商業神話,卻往往并不適用于你的世界。比如美國聯合航空大幅削減成本,事實是員工顯得更加郁悶,且營業收入越高,對客戶的服務越差勁。
絕大多數企業在開展業務中,并不依賴技術創新,相反會更關注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設計創新,及如何把這些創新與現有的技術相融合。像Uber的私車共享、Evernote的移動筆記、石墨的在線文檔分享與編輯等,它們起步時很少或甚至沒有任何技術專利,但并不影響他們的推廣與應用。
因此,我也會問,對于創業,最大的障礙是創新嗎?
有位科學家兼作家阿斯特羅·特勒說,這個世界并不會因人的智商而受到限制。但我們每個人都會受限于我們的勇氣和創造力。
也就是創業者在行動時,最大的敵人是恐懼,恐懼失敗,恐懼未知,恐懼競爭。但我們也要明白,克服恐懼才有可能收獲更多。
從鍛煉人意志、能力上,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分享過一段很棒的話,
批評家的言論并不能說明什么;
那個指出強人如何蹣跚而行或者實干家能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的人也只不過是在空談罷了。
榮耀只屬于那個真正站在舞臺上的人,
他的臉上滿是泥土、汗水和血跡,
他勇敢地奮斗,
他一次次地犯錯和失敗,
他擁有著前所未有的狂熱,
還有偉大的奉獻,
他投身于一個崇高的事業。
若有幸,到最后,他的偉大成就會為他奏響勝利的凱歌,
若不幸,他失敗了,至少在面對失敗時他無所畏懼、毫不退縮。
在他的殿堂里永不會有那些對勝利和失敗完全無知的怯弱的靈魂。
愿我們多去做些截然不同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