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混
近讀劉小川先生著《品中國文人》中歐陽修一章,對歐陽修身世、人品及成就頗有感慨。一曰身世維艱。歐四歲喪父,隨母寄居叔父家,四川綿陽(時為綿州)人,幼小艱難。二曰貌丑目疾。歐人瘦小、臉蒼白、眼(高度)近視。“面白過耳,唇不包齒。”因其貌丑曾遭受帥哥主考官晏殊欺辱。三曰屢遭打擊。平生兩樁私案遭受人生大辱,一為亂倫其甥女的“張甥案”,一曰“扒灰”其兒媳。頭一樁使他氣憤了好幾年,后一樁,則使他積郁成疾,上表乞外放,到三百多里外的亳州做了太守,再也不踏汴梁傷心地,提前見了上帝。除了兩樁受辱私案,他還先后遭受數次貶適。三十歲,為護范仲淹得罪宰相呂夷簡,被貶夷陵縣令;四十歲,因“張甥案”被貶滁州;第三次便是政敵拿“事兒”做文章,朝野盛傳他和兒媳吳氏有染,讓他大病一場,自乞外放亳州。四曰修養全面。他是《唐書》和《新五代史》的作者、是金石專家、是古琴演奏家、是高明的旗手、是“文人書法”的開創者、是心胸開闊的君子、是禮賢下士的高官、是舉賢薦能的伯樂。五曰政績卓著。他數落數起,加封龍圖閣學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參與領導中央了)。位居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宋占六席,三蘇父子、王安石、曾鞏全是歐陽修的學生。他愛憎分明,一手參人,一手薦人。兩個宰相一個樞密使被他參掉,但同時他舉薦第一,薦包拯、富弼、韓琦、呂公著、文彥博、王安石、司馬光、曾鞏、三蘇父子……這些人幾乎全是北宋名臣。六曰生活多彩。他懂生活,愛山水,好美酒,喜女色。號醉翁,稱六一居士(集古<金石遺文>一千卷,藏書一萬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翁沉醉于五物之間,謂六一)。娛情山水間寫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記》,美妓群中,洛陽女子愛唱他的佳作《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