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暑期,我與幾位好友相約在上海小聚。當時正是高溫橙色預警期間,本來就高溫不降,長期在北方生活的我們,更是濕熱難耐。朋友提議去附近烏鎮一游,我從世界互聯網大會報道中耳聞過烏鎮,就慫恿大家一起前往。從上海驅車約兩個小時到達烏鎮,滿眼的小橋流水,白墻黛瓦,綠樹鮮花,青石板,烏篷船……雖然仍然是艷陽高照,但似乎清涼撲面,這里的清新、秀美徹底把我們震撼了,我一見鐘情,一見如故。
? ? 烏鎮是地處江南的歷史文化名鎮,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歷史悠久。烏鎮河道縱橫交叉,亭臺遍布,迤邐的古岸和水閣、廊棚,形成一道獨特的江南水鄉風情,流露出無窮的韻味。走進烏鎮,宛若見到乖巧妙齡的古典江南少女,令我新奇、溫暖、愉悅、甜蜜。
? ? 我愛戀烏鎮,因為她的俊秀,因為她的聰穎,因為她的厚重,因為她的勤勞。
? ? 烏鎮的俊秀是古色古香,含蓄優雅。別致清幽的小橋,橋下瀲滟的碧波,岸上低垂的楊柳,那依水而立的白墻黛瓦,溫婉恬淡,一切都是我想象中的模樣。我有些恍惚了,這哪里是初相識,分明就是久別重逢呀。一座座深宅老院,氤氳濃郁的歷史氣息,這些畫面太熟悉了,不是在夢中,就是太多太多的影視劇里。置身在這些老宅其中,使人不由心生幻覺,感覺自己真的站在歷史與現實交錯的時空里?!按顬跖袼@村,閣樓小巷柳煙深,千年石徑黃梅雨,步踏滄桑尋古音”就是贊美江南名鎮的優美詩句。
? ? 烏鎮的聰穎來自靈動的水系。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整個烏鎮三豎兩縱,路隨河走,河路相依。扎根河底的古屋與垂柳爭相倒映。一葉葉扁舟,一艘艘烏篷船輕輕飄過,完成著日復一日的使命。由遠及近的烏篷船上飄來青春的歌,依依呀呀的搖擼聲乘著歌的翅膀飛翔,這時你的思緒會隨著小船飄蕩。這時盡管迷離你也會頓悟,一切都在縹緲瞬間,得到的和失去的已不再重要。這些河流與京杭大運河相連,烏鎮從這里走向世界,世界也開始了解烏鎮。2014年,這里被確定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傳統與時尚,民族與世界從此交融。為什么世界互聯網大會選址烏鎮?專家組在全國尋找會址提出三個條件,第一,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第二是能找一個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第三,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后來專家們尋找了很多地方,經過反復比較,認為烏鎮是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最佳選擇。
? ? 烏鎮的厚重在于她久遠的歷史與人文的積淀。烏鎮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自古江南出才子。烏鎮名地出名人,也是人龍蟄居出沒之所。今天的烏鎮仍然可尋到史乘經典、吳越遺風,名人古趣。據統計,烏鎮在宋、元、明、清,科第中舉人167人,進士64人。清末民初,科舉廢止,烏鎮士子紛紛出國求學,獲取博士、碩士者甚多,各界社會名流數以千萬。著名文學家,我國解放后第一任文化部長茅盾就是烏鎮人。
? ? 烏鎮的勤勞體現在手工業、商業的發達,水上集市熱鬧非凡。最早的印染廠,醬菜園,冶鐵廠都還默默地述說著歷史的變遷。他們多數是前店后坊,現在不僅對游人開放,還進行著少量示范性生產。尤其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烏鎮的清潔與衛生。游人如織,但景區秩序井然,所有店鋪窗明幾凈,青石板小巷一塵不染,河道綠水明亮似鏡。就連衛生間也是干凈整齊檀香撲鼻。我注意到中心廣場有個市民公約的牌子,能反映出嚴格的管理與市民的自覺。中午時分,我們選擇了一家店鋪休閑吃飯,頭頂蘭花布的江南少婦面帶笑容,模仿著我們說話的腔調,猜想著我們來自何方。笑聲朗朗,一片祥和。
? ? 由于行程緊張,我們在烏鎮只待了一天。但靈秀古樸文明浪漫的烏鎮使我如癡如醉,流連忘返。我期待,待到賦閑之日,一定會再次來到這魂牽夢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