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是通過機械記憶來學習的,但是這本書的作者什么東西都是靠整體性學習策略自學成才的。
他自學過編程語言,商務知識和寫作技巧,他還抽空學了動漫設計作曲,現在出書,你看,對他來說學習是那么的輕松。
學習的本質是一種事物,認知另一種事物。
這兩種事物找出知識間的關聯性,并把它們變成自己的觀點。
所以作者在書本中總結了學習的策略,那就是整體性學習。
這里我主要講作者提出的整體性學習的順序。
1.獲取信息
作者提出了三個小概念,簡化,容量,速度。
他的大概意思就是:
第一,找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提煉出主要的觀點,或者看書中的目錄來進行信息壓縮便于記憶。
第二,獲取盡可能多的簡化信息。
比如說一本書的標題之間是怎么聯系的。
第三,30分鐘讀完一本書。
我們可以用作者提出的快速閱讀和筆記流來幫自己更快的或許簡化信息。
2.理解
理解就是了解信息基本的意識,并放上下文,聯系,學習基本聯系。
比如說某一個固定的知識點,固定的概念,不要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
聯系觀點,我們可以用三個層次來代表。
第一,比喻法 ,把不相關的事件聯系起來。
比如一只卸了妝的豬。
第二,內在法,指腦海里,聲音,觸覺和情感,關于具體的信息。
第三,圖表法。
比如我們學過的流程圖或者思維導圖,或者手帳。
3.拓展
最花力氣的,將一個信息與其他信息聯系起來。
拓展的三個主要方式。
第一,深度拓展
對知識背景的探究,比如說,賈靜雯成名背景的探究。
第二,橫向拓展
類似的結論,或者類似的地方,不同于在哪里,比如賈靜雯和其它演員歌手,有什么不同。
第三,縱向拓展
知識之間追尋著一定的模式,也是最具有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比如說賈靜雯和你的姐妹有什么相關。
4.糾錯
比如我還缺少了哪些關聯性的可能。
?如閱讀那些與你觀點相反的文章,把結論放入現實世界中看看。
最后是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這幾點的順序并不是線性順序,步驟可以往返也可以跳躍,屬于多線性的。
這些技術并不是讓你一一掌握,而是叫你薄弱的環節進行不斷練習。
對于我來說,我最想練習的是縱向拓展。
知識之間進行廣泛的聯系,感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作者高效秘籍:
在作者上學的時候,除了全日制的上課學習,業余時間經營一家企業,每周大約寫7000字的文章,健身以及主持一家演講俱樂部,盡管如此,她還有時間和朋友聚會,享受周末的輕松愉快。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向我們分享了幾點高效秘籍,我們可以來借鑒一下。
1.每天晚上檢查周計劃,列出每日目標清單。
2.每當要寫文章的時候,他就會提前用整塊的時間,比如說每天的三個小時來集中閱讀,并不是那種死記硬背的效果,而是有一定的消化吸收,學會思考,一次性讀完,然后一次性素材整理。這樣他就可以抽出另外的時間,連續寫3篇文章。
3.他晚上不會工作到很晚,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早上就會早早的起來做計劃,每天40分鐘運動,每周3~5次的運動。
不管工作內容有多么繁重,她都是每周抽出一天,來進行修養,來陪伴家人。
4.做任何事情絕不拖延,堅持某個習慣30天,比如每日閱讀,每日練習。
比如我們讀書,遇到某個難以理解的知識點。
你先用筆把它寫下來,然后上網,比如說微博,微信,知乎。
看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怎么解決的。
或者找一本關于“怎么做”的工具書。或者找他的對立面,換一個角度思考。
學習的確是需要方法的,怎么高效處理我們日常所見的大量碎片信息,有機的,把它整合在一起,不是放著不管。
掌握著這套系統思考的模式,也許會讓我們花費更少的時間學到更多。
快來跟我一起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