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教導是【渴求】,很多人覺察到我們對認可度的渴求。比如我們希望從別人那里得到贊美,你很漂亮、你很聰明、你能力很強等等。但是我們從小到大無數次被這樣夸贊,我們依然不停的去外在抓取認同,為什么?我們為什么會對認可度產生執念?我們到底是在求什么呢?
事實上此時的我們是沒有自信的,我們無法自我認同,于是我們需要去外邊求,以證明自我的存在。修行讓我們知道頭腦不是我的、身體不是我的,只有自我是我的,事實上“我”只是一個概念。但是自我是有生命的,當我們從母體分離的時候產生了分離的恐懼和不安,于是自我產生了。自我需要生存,于是他需要滿足安全感。我們不停要求外界對我們認同就是為了證明自我存在,我們求的是自我的生存。然而自我的生存是外在無法滿足的,自我不在外邊,不在別人身上,只有我們自己能滿足他。所以即使外在的認同獲得再多,自我還是無法安靜下來。
我們如何滿足自我的需求呢?首先我們看到自我的欲望,然后要用正確的方法滿足他。有的人喜歡不停的買包,買回來也不見得要使用,看上去買包這個動作滿足了自我的需求,于是她不停的買。但她依然會有再買新包的欲望。事實上買包只是一個表象,那么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還記的之前我們學習過自我的六個需求嗎?安全感和確定性、多樣性、重要性、愛和被愛、成長、貢獻。剛才我們說自我誕生于生產過程中的第一個恐懼。那么自我產生各種需求的時候、需要求認同的時候,就是自我開始玩小把戲的時候了,這說明自我的分離感產生了,此時他是不安的。那么,正確的方式是什么呢?顯而易見,跟你的自我呆在一起,愛他。
很有幸,這次邀請到國內兩性關系導師、陰陽能量療愈師丁愉女士與我們共修。很多修行者只講光和愛,在生活中的呈現并不好,這是因為他們在上三輪修的很好,想象能力和觀想能力很好。但是我們著根于大地的力量在海底輪。海底輪的修行不夠,導致了我們無法把學習來的東西落地。心的能量代表陽性能量,與陰性能量互相滋養。父母是否在相愛的情況下有了我們,決定了我們的心能量。每個年代的人對性的呈現都不一樣,陰性能量決定了我們的心態。70后女人大部分沒有覺醒,于是她們有自己內心的想法,但主要的能量用來關照身邊的人,比如好好的愛老公、好好照顧公婆、照顧孩子,生活很累。她們是不具足的,所以無法給出愛。80后女人對性已經開始覺醒,把很多能量聚焦于自己,80后的母親跟孩子交往更像朋友,80后的女人不會一味取悅,她們更會溝通,她們更加自由。90后是覺醒的一代,她們會關注自己活的好不好,她們的內心是具足的,她們對財富沒有恐懼,陰性能量會體現在財富上。陽性能量與陰性能量的平衡十分重要。
下周共修會在室外進行,具體時間地點稍后公布。感恩我們每一次的學習,愿我們寧靜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