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好對別人來說就像一顆糖,吃了就沒了;你的壞對別人來說就像一個傷疤,留下就永久存在。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阿拉伯作家阿里與朋友吉伯和馬沙一起旅行。途徑一處山谷時,馬沙突然失足滑落,向下墜去,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幸虧吉伯拼命拉住了他,他才避免了葬身谷底。于是馬沙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馬沙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沙灘時,吉伯與馬沙為一件小事爭吵起來,吉伯惱怒之下打了馬沙一個耳光。于是馬沙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 吉伯打了馬沙一個耳光。
當他們旅行回來后,阿里好奇的問馬沙:“你為何把吉伯就你的事刻在石頭上,而把吉伯打你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謝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一耳光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記得一干二凈。”
這個故事很觸動我,感慨于馬沙的這種滴水之恩永記心頭的寬容,如果每個人都有馬沙這樣的高尚品行,我們生活的世界將會是怎樣一幅美好的畫面呢?而現實生活中,更多的人愿意記住的是別人給的疤痕,而非糖。
這又令我想起了劉翔。曾經的世界冠軍,當他拿到世界冠軍時,鮮花和掌聲不絕于耳。然而,接下來幾次,中途退賽,“假摔”事件,也讓網民的謾罵聲淹沒了他,討伐聲也此起彼伏,其實很多人都只是跟風,或許完全不假思索就開始破口大罵了。我不在意他是真摔還是假摔,為什么大家都忘記了他給中國帶來的榮譽,他可是第一個拿下110米跨欄的亞洲人啊!給亞洲、給中國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毫不客氣地說,他對于中國體育界是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家可以享受他帶來的榮譽,為什么就不能寬容他的不足和失誤呢?
又想起了前幾年朋友圈轉播率比較高的文章,說的是A每天給B一顆糖,而B從來沒有給過A什么東西,在一段時間后,B沒有再給A糖了,轉而把糖給了C,而B就非常不開心,怨恨A不給他糖,糖早已忘了那糖本來就不是他的,他不但沒有記住是A給的糖,反而記住了A不給他糖的這種疤痕,在旁觀者看來B這種行為太不可理喻,殊不知很多旁觀者在局中時就是那個B。
多少人習慣于接受他人的恩惠而不知感恩,對一切受之無愧,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而一旦別人停止施恩于你,你就開始氣憤怨恨,你忘記了,沒有一個人是有義務必須幫你的,記住那句話: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所以,對于本分外的情分,我們都應銘記于心,我們要把握自己內心的純潔,記住別人給我們的糖而非疤痕。這樣的世界才是我們真正想要創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