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讀安妮,年長讀慶山

玉蘭般通透的女子

安妮,1998年你開始寫作,2016年我在書中與你相遇。沒有刻意,沒有尋找,偶然而成的緣,隔了18年。

《得未曾有》,是你筆名從安妮寶貝轉為慶山出的第一本書。也是我和你的初相遇。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是會變的。知識會增加,閱歷會豐富。情感會變得更加內斂,如靜水流深。

名字不過一符號,不管你是安妮,還是慶山。從書中遇見你,我都很歡喜!


《得未曾有》描寫了旅途中相遇的四個人。

一位愛作畫也善于烹飪的廚子,倡導著他的飲食方式。

一位回歸農村的攝影師,與妻兒相伴,禮敬故鄉和大自然。

一位年輕僧人,以詩歌,以唐卡,以修行,以領悟,供奉信仰。

一位以古法彈奏的老琴人,年過八旬,心守一事。

他們的生活方式離爾虞我詐,相互提防的俗世太遙遠,遙遠到我感覺是虛妄,但無可否認,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已經超越了物質追求,而更加注重精神的自由!

里面的每個人,在經歷的社會的磨礪,挫折后,才找到了心靈的歸屬。

我不贊同毫無資本,就一意孤行的追求心靈的自由。沒有物質支撐,你的結果只能是烏托邦的樂園。

需要找尋一個平衡點,塵世和心靈的接口。

書中的四人無疑都找到這個點。他們都找到于自己所喜愛的東西。于日常的小事中找尋樂趣。

不要求過的大富大貴,唯愿粗茶淡飯,追求內心的充盈,才不負此生。


《素年錦時》是我們的第二次相遇。如果說《得未曾有》我關注的更多是里面人與人的交流,《素年錦時》里我更加關注那讓我欲罷不能的文字。

充滿單純,自然的文字,讀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但并不絕望。如行云流水一般將你對童年和家鄉的回憶傾吐。

我很佩服你對細節的觀察和挖掘。日常瑣碎的日子,在你的筆下成了一幅畫。我好像站在喧囂的街頭,看著那個穿棉布裙,繡花鞋的女子由遠及近,緩緩走來。亦如那個悠長,悠長,又寂寥里雨巷中,那個如丁香一般結著愁怨的姑娘。

最后一篇《月棠記》中重光和清佑的相遇,相知,讓我覺得實在太過美好。美好到近乎讓人覺得不真實,也美好的讓人生不出嫉妒之心。執著的重光值得溫潤的清佑。用盡一生,換來一人。


《薔薇島嶼》是我們的第三次相遇。

我已經能夠習慣你的行文習慣,能夠感受到書中的意像,氣味,幻覺,往事,場景和意識交叉開展,文體飄忽的鏡頭變幻,從容清冷的敘述,美至詭異。

《薔薇島嶼》中所有的文章我都很喜歡。

行走的安妮,對生命和時光路途的沉著,觀察和提煉,觸及靈魂的旅行,愛和生死如流水般通透,在配上成熟,淡定的文字風格,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這是一本孤獨的書,可能對你而言,只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記錄和反思。可無數的讀者,都或多或少在文字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安妮,薔薇島嶼里薔薇花大朵的盛開,開到荼蘼。可是,這些島嶼卻沒有出口,也無法偷渡,我們的家,也是一個島嶼,我們的靈魂,在城市里,也始終是一個島嶼。這樣的孤獨,這樣的蒼翠和繁盛。

可是,安妮,孤獨無法打敗我。從你的文字里,我看到了希望。如星星之火,溫暖我心。

安妮,不,慶山,我很高興,18年后,我終于遇到了你,這是多么幸運的事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慶山(安妮寶貝)最新書作《月童度河》讀后感 第一次讀慶山的書,才知道慶山就...
    淡心深思閱讀 2,506評論 10 16
  • 仿佛她眼波一流動,我嘴角便隨之一上揚…這便是我和她的邂逅,從此我就“愛”上了她——安妮寶貝。 遇見她的書,是非常隨...
    謙言婉語閱讀 430評論 0 1
  • 安妮寶貝陪伴了我從青春歲月到成年到成為母親,她是我一路走來這一歷程的最好見證者,雖然她可能并不知。 而我在與她的文...
    窗外陽光閱讀 3,132評論 55 100
  • 感賞兒子做事情麻利,這是從小看他長大的奶奶經常夸獎他的地方。記得第一次讓他洗草莓吃,眨眼的功夫洗好了兩大盤子的草莓...
    付靜_9204閱讀 112評論 0 1
  • 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卻又每個人都心照不宣,維護著表面那一片和諧。
    策煉師閱讀 21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