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時力學習日志】
本訓練營:時間記錄營
今日主題:2-1計時
學習日期:2020年3月30日
1.[知識]我在課程中的收獲:
1.1溫故
冰青小伙伴把交通的類別設置為安全,韋曉玲小伙伴把日常設置為日常快樂,給了我啟發,我把三餐和交通改為了健康三餐和安全交通,提醒自己注意健康飲食和交通安全。
Jassy H 小伙伴認為類別名稱簡單明了就好,我覺得對于時間記錄的新手小伙伴,用感興趣的命名可以提高興趣和動力,促使自己堅持下來,就像諸慧小伙伴說的,喜歡才有動力去做,而對于已經養成時間記錄習慣的人,比如崔律,完全可以簡單明了一些。
雖然每天只有15分鐘左右的課,但重要的是課后實踐,我最近每天寫日志和實踐要花上1-2個小時,有一天看了下時間居然用了4個多小時,相信這些都是值得的。
1.2新知
時間記錄三部曲:
①設置類別
②計時
③統計與分析
app用法版權歸崔律所有,引用請注明崔律(誰敢冒犯律師啊,弄不好要吃官司的…哈哈)
本周目標:通過七天學習和實踐養成良好的即時記錄的習慣。
兩個計時方法:
①任務開始時計時:操作最簡單,點擊任務開始計時,開始下一項時點擊下一個任務,自動結束之前的記錄。
小技巧:最小活動持續時間設置為1分鐘~5分鐘,時間特別短的或者點錯圖標時活動不會被記錄,這個技巧太實用了,我就經常剛開始一項活動又忽然改做另一個,有時候想看分類,點成計時了…還得手動去刪除。
②活動結束時計時:在第二個欄中點加號,設置活動名稱,備注,開始時間(默認是上一個活動的結束時間)和結束時間(點此刻)。
根據自己喜好或者不同場景選擇不同計時方式。
1.3小劇場
感謝崔律特別把我的疑問提出來征集大家的答案
昨天提問完,我也自己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先思考了精時力學習目前的目標,目前還是精時力的小白,離助教和導師還比較遠,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實實學習和實踐,把自己的精時力管理好,然后,我思考了記錄精時力時間的目的(放在頂層),是為了每天都能投入時間學習,不斷精進。
不是為了記錄而記錄,是為了統計而記錄,
所以現在統計各項花費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沒有必要細分學習、寫日志、實踐的時間,即使這樣記了對我意義也不大,以后如果有機會能成精時力助教或者導師,那么,有必要的話,再每天把各個時間花費分別記錄。
另外,昨天有小伙伴評論,說把精時力當成一個大類,但沒有設置多個小類,這樣我也試了下,還要先選大類再選小類,多了一步操作,效果是一樣的不如直接用小類,以后要細分再設置大類,把小類移到大類里。
精時力管理是個系統,現在越來越體會到這一點,要想學好精時力,也確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這是必須一年為單位的學習過程,因為要很多內容相結合,需要一輩子踐行和精進,與崔律來個一輩子的約定吧~
2.[踐行]我今天的刻意實踐:
大部分活動還是采用任務開始時計時,覺得比較方便,就是還是總忘記點下一個活動,所以任務結束時計時,變成了查缺補漏的方式
崔律說盡量還是不要補記,還要不斷適應,慢慢摸索中…
3.[分享]我在計時的亮點:
亮點還在摸索中…
4.[復訓]我在計時的不足:
總是忘記點下一項活動,過了很久才想起…
5.[發現]我的疑問:
周末孩子一直在身邊,防止孩子搶手機所以拿手機少,但任務切換卻很頻繁,一會兒做家務,一會兒學習,一會兒陪孩子…
時間記錄稀碎,大家有沒有好方法?
6.[看法]對于精時力學習的類別設置,我的經驗是:
多花些時間思考類別的劃分是值得的,不然以后再發現哪個分類設置不合理,再改動,可能之前的數據就有影響了…
比如:我最近覺得大類太多,于是把一些大類下小類合并成一個移到頂層,其他小類就只能刪除,之前數據也沒有了,還好剛剛開始,數據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