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至心”是到達你認識了自己的本心本性,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法――“至心皈依”。
假使自己沒有達到至心的境界,以妄想心去念,是有效果,種一點善因而已。欲得解脫,必須修持到“至心皈依”。
所以啊!一邊念佛,一邊觀佛理,把理參透,一邊觀心修解脫,沒有不見效的,這一生就可見效。(《藥師經的濟世觀》p.141)
讀到這里,頓覺慚愧,我正是那個“以妄想心去念”的假修行者。不僅以妄想心念佛,而且心里總有個期盼,期盼著這樣念一念就能明心見性,就能解脫,原來這不僅是妄想,且是“癡心妄想”呢!“貪嗔癡慢疑”中的癡就是愚的意思,可見我真是愚到了一定的水平啊!
禪宗五祖弘忍曾說:“不識本心,修法無益。”真修行是要在明心見性之后,悟后起修。佛者菩提,菩提就是覺悟。在明心見性之后,警覺性特別強了,自己的起心動念、思想行為、心理模式等,自己都清清楚楚,“覺性常在”,在這樣的狀態下才是修行。
像我一樣打打坐,在靜坐時看看光,被能量振動得抖一抖等等,這根本連“修行”的邊都靠不上,因為我還在渾渾噩噩中啊!我還在自己的習氣業力中,受欲望等驅使,連自己都還沒看清楚,離“明心見性”還差得遠呢,更何況修行!如此想來,能不慚愧嗎,真是汗顏!
南師在后面說的那句話,我的解讀是:學佛不能只是念佛,不能空念,而是同時要思惟,要參理,以佛理觀照自己的心,時時覺察心念,以觀心修解脫。這樣一來,離苦得樂,還是有希望的。
既然學佛,就要當下一切妄想,更不可抱持著幻想想入非非,否則不但不是修行,還會進入魔道。至心皈依,至心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