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文\程婭婭
兩門課已經考完了。還剩四門。
不痛不癢,不驕不躁,平靜的像一湖水。
因為努力過,所以無論什么結果都可以坦然接受。
昨天晚上在圖書館視野最好的地方,看著樓下一個個埋頭苦讀的人,我背了大半本的《馬克基本思原理基本概論》(憋住,不準笑)。那一刻仿佛回到了高三。
即將高考的那幾個月,下午放學和晚自習之間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很少去餐廳吃飯,一下課便拿著政治歷史書來到湖邊,開始一頁一頁的背誦。湖邊空曠的視野,清新的空氣都讓疲憊了一天的身心得以放松。一抬頭便能看到學校的標志性建筑——鐘樓。
這是我的高中和我的大學最相似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高中母校的鐘樓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鐘表,提醒著時間的流逝。晚上時候時針和的分針還亮著綠色,在濃濃的黑夜里格外的耀眼。而大學校園里的鐘樓,只有在跨年的時候才能聽到它深沉的聲音。平日里就像是一顆巨大的槐樹,驕傲地俯瞰著這里的一切人和事。
整個高三的記憶僅僅停留在我背書的湖邊,和湖邊一直陪伴著我的鐘樓。所以今天馬原考試的時候,看到題目,腦袋里浮現出一幕幕當年湖邊背書的情景。
知識點卻記得不那么清晰了。
零零散散,勉強可以撐夠卷紙的答題區域。
然而這場考試開始前的那一幕,也深深地烙印在腦海。
考試的教室在離我們宿舍樓最遠的那一棟教學樓。兩點準備開始考試,我和室友大概一點半左右到達考場。進入教室的那一刻,我驚呆了。
教室里已經來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整整齊齊的坐在自己的考位上,忙碌的干些什么。坐在最后一排的靠門邊的那位同學,正在手上快速的抄著知識點。密密麻麻的黑色字體占滿了她面積不大的手掌,十分的刺眼。
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在大學里,一個寢室有一股風氣。因為無論白天黑夜二十四小時,大家都膩在一起。所以沿著過道走向我自己的座位時,那一片的同學都在忙著在手上抄著所謂的考點。
突然想起來,剛剛出門前,一個室友對我說:你知道嗎?往屆的年級第一名都是看誰作弊作的好。作得好的都考了高分。我苦笑,不知道該說什么。
每年期末,考試紀律被學校,被老師一遍遍的強調。監考老師開考前也一定會苦口婆心外加威脅警告,告訴我們作弊的嚴重后果。
苦苦十幾年的學生生涯,考過上百場大大小小的考試,寫過成千成百套的卷紙,背過數不清的難或簡單的知識點,卻在每一次考試的時候,總有人想著投機取巧。
在別人奮筆疾書的時候,小心翼翼的拿出小抄,拿出手機,只為尋求一兩分的答案。好像拿到了那幾分,就可以萬事大吉了。運氣好的平安無事,運氣差的被抓個現形,只好承擔更加嚴重的后果。
作為一個混跡于校園十幾年的學生,誰還沒作過弊?那種小心翼翼的緊張心情,后桌傳來的紙條在手心里被揉成廢紙團一般卻不敢貿然打開。低著頭提溜著兩只大眼睛,觀察著監考老師的動向。說真的,真的太特么痛苦了。
這時候一股腦地問自己,為什么沒有好好的再好好的復習。
沒用。
在這以安逸為主旋律的大學校園里,學習的緊張氛圍只存在在期末考試的前一個月。美名其曰:考試月。圖書館從早到晚爆滿,通宵自習室也總有學霸們的存在。我不是在批判這個現象多么的可笑,而是純粹的覺得可悲。
當然臨時抱佛腳未嘗不可。對于文科而言,只要你才智過人,肯付出肯努力,也可以取得相對滿意的成績。但是理科,可能就有點困難了。
能夠考前認認真真復習,考試的時候踏踏實實寫卷子,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確實難得。"只求不掛"成為如今大學校園里盛行的風氣。走馬觀花的看看書,馬馬虎虎,滿不在乎。只要不掛科,就心滿意足。曾經高考前許下的豪言壯語,在這一刻早已被拋之九霄云外。
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學校,奮斗了十幾年的夢想終于實現,突然一下子,沒了明確的目標。徘徊在各種眼花繚亂的社團活動里面,樂此不疲地參加各種名義的聚會趴體,像一個孩子一樣懵懵懂懂的探知著大學生活的奧秘,除了微信通訊錄里新增的好友數量以及手機相冊里沒有任何內涵的美食圖,似乎也沒有剩下什么可值得驕傲的事情。得過且過,蹉跎了青春歲月,消磨了大把美好時光。
在這半社會式的校園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誘惑吸引著我們。參加社團活動如果不是為了提高自己某方面的技能,在我看來,是鮮有益處的。“結交人脈”,到最后,你結交的是人,而不是脈。
我們做著時間的奴隸,任憑時間在指間偷偷流走,滿懷抱負的雄心壯志也變得越來越遙遠,陌生又模糊。我們就如同溫水里的青蛙,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一個學表演專業的朋友對我說,他們宿舍里,除了他還在每天堅持上課,偶爾出去接戲拍戲,追尋自己的夢想外,其他人每天都在寢室打游戲,經常通宵。為了打游戲,女朋友都不要了。憑著自己的高顏值好身材,無所畏懼,沉迷于游戲無法自拔。他經常被室友們敲擊鍵盤的聲音吵得睡不著覺。因為價值觀不一樣,所以關系處得并不好。
說實在的我有點心疼他。但也被他這種堅持自我,努力奮斗的堅定信念而感動。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尤其是在表演這個行業,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無論怎么樣,我都真誠的祝福他,能夠有一天紅遍大半個中國。
少刷一部劇,多看一本書。少玩一個小時游戲,多復習一個小時的重點。你會發現,原來書本的知識并不比娛樂乏味多少。腹有詩書氣自華,你學過的楚辭漢典,看過的一本本書,走過的一步步路,最后都會一點點成為你身體里的一部分,無可取代,成就一個特別的耀眼的你。
灌雞湯這件事情,每個人都駕輕就熟。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放下手機,關掉電腦,去成為雞湯里的男女主人公,做那個瀟灑的追夢者。
經常聽高考完的人提起,我的青春怎樣怎樣。
我想說,你的青春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就像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里說的那樣:你要相信這些年你都能一個人度過所有。當時你恐慌害怕的,最終會成為你面對這個世界的盔甲。
你要加油。我們一起加油。